返回

般若莲花处处开

关灯
护眼
第9章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讲解 (9)(1 / 1)
强烈推荐: 枭雄天下都市版 原来你从未忘记 血蔷薇 云雨风云录 1-4卷 医乱情迷·院长大人,请验身 蕴涵真情的换妻 天意正传录 假装淑女 天使最爱是自己

兀然无事坐,在此。两者是相对的,(四)妄语è,是十善行和十恶行,

善恶行为千差。春来,欺骗性的语言或行动:(五)离间语,以恶心断除有情生命;(二)不与取,未经允许而将他人物品等私自占为己有;(三)邪淫,不被法律或社ุ会道德认可的男ç女关系;最基本的,首先对十恶行作简单;(一)杀生&#x,又称两舌,即挑拨离间的语言;又称恶,(六)粗恶语,是以恶心伤害他人的语言;(七)杂秽语,能诱发他人烦,又称绮语;(八)贪欲,对于他人财富、地位等起非理希求;(九๡)瞋恚,因烦恼而对有情起伤害之心;(十)邪见,否定因果,否定圣贤。与十恶相反的,便是十善行,即不杀生乃至不邪见。

八、爱:还是一种心理状态,为依恋义。当我们接触顺ิ境时,内心自然感到เ快乐,感到欢喜。于是,对所缘境生起依恋之情。通常所说的“依依不舍”、“流连忘返”,都是爱的表现。人类由á于贪著驱使,处处都表现出爱恋情结。爱恋优越的条件,爱恋和谐的家庭,爱恋可口的饭菜,等等。在这些爱恋中,又以男女间的相互爱恋最具影响力。

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们的追求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单纯,以为有钱๥就能过得快乐幸福。其实,财富只是构成人生幸福的诸多因素之一,更为ฦ重要的,是我们的身心健康。没有平和的心灵,没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就无຀法享用财富。一个人烦恼时,可以逃避环境,但不论有再多财富,也无຀法逃避内心。带着烦恼,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会郁郁๗不乐,无法开怀。

时常有人会提到这样一个问题:说佛教讲轮回,但过去地球人口不足几亿,现在却增加到几十亿,这些多出来的人,究竟从何而来?之所以会提出这类问题,也๣是因为孤立地看待增减。佛教所说的轮回,并不局限于人类或地球,而是从十方世界,从一切有情生命来说。人口所以会增加,是因为人类生存环境较为优越,投胎因缘较以往更多。但在地球人类增多的同时,其他类型的生命却在减少,比如野生动物就在逐渐减少乃至灭绝。因此,仅从人类来看,数量虽然有增有减,但从生命总体而言,仍是不增不减的。

在与《心经》、《金刚经》同属般若思想体系的《维摩诘经》中,维摩大士假示疾为ฦ大众说无຀常、空的道理:“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这是从色身的生灭变化来说明有为法的无຀常、空,从而显示存在的虚假性。

经文大意:观自在菩萨进入般若深观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无自性,因而度脱一切痛苦与灾难。印顺法师在《般若经讲记》中,将这段经文称为“标宗”,即标明一经宗旨。可见,理解这段经文是学习本经的关键所在。

通常,经典多由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组成。而《心经》却与其他经典不同,仅有正宗分。于是,人们便怀疑ທ《心经》的独立性。关于这个问题,当代佛学权威印顺ิ法师在《般若经讲记》中作了说明。印老认为ฦ,玄奘大师๲所译的《心经》,是从六百卷《大般若经》中单独录出的。《大般若经·学观品》中,就有和《心经》基本相同的文句,是佛陀直接向舍利弗所说。也就是说,《心经》是《大般若经》最为精要的部ຖ分,古德为易于受持,特摘出流通。

所以,布施ๅ也要在般若引导下进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ณ,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蜜,施ๅ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如法的布施,是从慈悲心出发,以智慧观照ั世间需求而修布施ๅ。在布施时,则不住施相,不认为我是施ๅ

舍者,对方是受惠者,也不执著自己施舍给他多少财物等。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虽行布施ๅ而不住于相,其功德如虚空般广大无边,不可穷尽。

(二)持戒,在佛教中ณ,戒律主要有声闻戒、菩萨戒之分。声闻戒偏重止恶,如在家的五戒、八戒,出家的沙弥戒、比丘戒等。菩萨戒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而积极提倡行善。故菩萨戒由三聚净戒组成:一为ฦ摄律仪戒,是止息一切恶行的戒律;二为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善法的戒律;三为ฦ饶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戒律。正如《摄大乘论》所说:“又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

对于佛法修行来说,持戒有着重要意义,所谓“戒是无上菩提本”。其一,能息灭恶戒,受持佛陀所制净戒,必然不会再持民间及外道的种种恶戒;其二,能关闭恶趣门,持戒能ม止息一切恶行,便不会堕落恶趣;其三,能生善趣,持戒能令我们生于人天善道;其四,持戒能获得等持,等持是定,即由戒生定。

从表面看,戒律似乎很重视形式,重视细节,这就使人们很容易因此著相。但我们要知道,持戒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持戒规范行为,调柔身心。如果终日຅只是执著于应作、不应作和犯罪、不犯罪中,忘却戒律的根本精神,忘却持戒的究竟意义,反而会被戒律所缚。若能在般若引导下受持戒律,便能避免这一过失。《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蜜。”从缘起上看,虽有持戒与犯戒的差别,但在空性的见地上,持犯之相了不可得。因此,菩萨既要认真持戒,同时又不可执著持戒之相,这样才能ม如法持戒,圆满菩萨道的修行。

(三)忍辱,《摄大乘论》云:“又能灭尽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忍辱体现了菩萨的涵养,包括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三种。耐怨害忍,是忍受怨家仇人的种种无理非难;安受苦忍,是对身体病弱、天气冷热、衣食不具等种种恶劣条件处之ใ泰然;谛察法忍,是认同并接受与自身认识相距悬殊的真理。

忍,能使我们消เ除愤怒。当瞋心种子萌芽时,如果缺乏忍耐,才会产生愤怒。若能ม对他人的伤害心平气和、和颜相向,就不会结为怨仇了。因而,忍耐能ม使我们内心安详,彼此和谐。《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蜜。”常人不能忍辱,正是因为心随境所转。怎么เ才能在面对任何境界时如如不动呢?还须以般若智慧观照,照见我法二相了不可得。在《金刚经》中ณ,佛陀回忆他往昔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之所以能丝毫不起瞋心,正是因为透彻无我。因此,我们也应以般若观照,了知诸法如幻,不为ฦ境动。倘能ม做到这一点,世间其实并没有什么เ需要忍耐的。也唯有这样,才是圆满的忍辱。

(四)精进,《摄大乘๖论》云:“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精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努力,但并非所有努力都属于精进范畴。精进是有其特定内涵຅的,一是止恶,一是行善。只有努力地止恶行善,才是佛教强调的正精进。精进又包括披甲精进、修善法精进、饶益有情精进三类。披甲精进,以勇士勇往直前地上阵杀敌为喻,形容菩萨在止息恶行、断除烦恼时勇猛不懈;修善法精进,是精进努力地修习一切善法;饶益有情精进,是不间断地饶益一切有情。

精进的意义แ,在于止息恶法,对治懈怠,令善法日益增长。精进也要在般若引导下进行。世人一生中都在为财富、家庭、地位努力奋斗ç,不可谓不“精进”。有时,甚至“精进”地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虽然得到เ一些眼前利ำ益,却造下无尽罪过。在般若引导下的精进,是以止恶行善为准则。这样的精进,不仅能使我们现生心安理得,还能使未来获益无穷。

(五)禅定,《摄大乘๖论》说:“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ม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禅定,是与散乱ກ相对立的。如同水火,有散乱ກ就不得禅定,成就禅定就能消除散乱。禅定又能使心境处于寂静状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不乱不味故,应具足禅那ว波罗蜜。”在般若指导下修习禅定,便照见诸法如幻如化。但能ม心不随境所转,自然如如不动,远离纷乱。此外,世间修禅往往容易住著禅定中,贪著禅悦。若依般若观照,则能不住于相,远离对禅味的贪著。

四、成佛是智慧的成就。佛,梵语佛陀,汉译觉者、智者。菩萨,具称菩提萨埵,其中,菩提就是智义、觉义。所以,成佛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成就圆满的智慧,圆满的慈悲,又名无上菩提。发心趣向佛道者,则为发菩提心,即发心成就智慧和解脱。

声闻解脱道中,将成就涅槃๵的法门称为ฦ三十七菩提分。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菩提分,即菩提因,也๣就是说,这三十七种法门是成就菩提之因。

成佛乃智慧的成就,因而,佛经中

又以智慧为出生诸佛的父母,如《维摩经·佛道品》说:“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ฦ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á是生。”经中将智慧比喻为三世诸佛的母亲,一切诸佛出世,皆依智慧成就。《大智度论》亦云:“诸佛及菩萨,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ใ母,能出生养育。佛为众生父,般若能ม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因为ฦ般若能养育诸佛,就好比诸佛之ใ母。如果将佛陀视为众生慈父的话,那么,因为ฦ般若能出生诸佛,就称得上是众生的祖母了。

无຀上法门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在此,佛陀将般若法门形容为“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而在《金刚ธ经》中ณ,则以般若法门,是如来为大乘者说,为最上乘๖者说。由á此可见,这一法门确乎ๆ殊胜无比。

咒,是难以用语言说明的、具有特殊灵力之ใ秘密语。通常,又称神咒、禁咒、密咒、真言,乃祈愿时唱诵的秘密章句,具有为自身祈่福、消灾等功效。按印度传统观念,认为咒语能解决人力所不能奈何的事。在佛教出现之前,古印度就盛行咒语。佛陀在讲经说法时,也时常采用咒语。尤其是密宗,对咒语尤为重视。

《心经》将般若法门比喻为大神๰咒,是说明般若法门神力无比,能迅速消เ灭人生烦恼,无往不胜;比喻为大明咒,是说明般若为无຀上智慧光明,能彻底破除世间黑暗,攻无不克;比喻为无຀上咒,是说明般若法门在佛教的一切法门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喻为ฦ无等等咒,是说明任何法门都无຀法与般若法门相提并论,等量齐观。以上比喻,足见佛陀对般若法门的推崇。

劝勉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前面以各种咒语形容般若法门的殊胜。此处,继续以咒语的形式对般若法门进行归纳、说明。

修习般若法门,通常是由闻思经教,从文字般若进入观照般若,进而成就实相般若。但对于根机驽钝者来说,这种常规方式是难以实践的。于是,佛陀又提出另一条成就般若的途径,那就是通过专心念诵咒语,达至心一境性,从而远离分别,进入禅定状态。再由á定中引发般若。

通常认为,咒语是没有特定含义的,这是因为ฦ我们对咒语缺乏了解造成的。咒语,是梵语音译,如果不懂梵语,自然无法从咒语中望文生义แ。若将咒语进行义译,虽无法透彻全部ຖ深意,但至少能ม了知大意。《心经》的咒语,为“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其中,“揭谛”是去义,“波罗”是到เ彼岸义,“僧”是众义แ,“菩提”是觉义,“萨婆诃”是速疾成就义แ。

因而,其综合涵຅义是:去啊!去啊!到彼岸去啊!大众都去啊!愿正觉速疾成就。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独孤天下女主是谁 大宋天子门生小说 冒险王卫斯理之支离人 电竞名人堂 悠然渔场txt下载 一生情不绝网盘下载 十六岁怀孕 侦探作家陈容国记 爱上boss韩剧 病房内外危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