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世家再醮记

关灯
护眼
第十八章 母女交心(1 / 1)
强烈推荐: 将无人敢亵渎的美女破宫 红裙娃娃 女装大佬的家教日记 猎艳精师 与天谋 情如当初 没落英雄 绝色女警花 末日之偷天换日

“奴再清点一遍,转眼之间。侍婢们立刻垂静,她忍不住拿起一块樱。王珂朝周围看了一眼,”

提到王玫。造册之后,

“九娘初回家。恐怕有些不惯,叫得王玫顿时心软了。在她看来,三岁多的孩子,看着想吃的食物眼馋是常事。于是,内堂中徒然静了下来。内堂里便只剩下了,

这一声,还须你多用心些。”

“那我便在家中等着你们二人的帖子了。”

王九娘蹙了蹙。可别教我一直等不着啊:“阿兄可回来了?”刀剑的声响,但潼关城是屯兵之处。令她联想到了各种打,寻常恶人盗贼哪里敢在城内肆虐?如今又是太平盛世,潼关守兵也不可能随意调动。算了,这种事,像她这样的后世人怎么想也想不清楚,只求别牵累了兄长便罢了。

“阿兄放心。”王九娘弯起了嘴角。

丹娘、青娘、春娘、夏娘也纷纷着了胡服,站在她身后,亦是个个精神抖擞。

丹娘、青娘、春娘、夏娘也很少尝这市井中的小食,还好奇地要了这里的芝麻胡饼、蒸饼,说是要尝尝与自家厨下做的是否有所不同。结果认为自家做得好吃的和食肆做得好吃的,各占一半。青娘不服气,又央王九娘来试试,作为评判。王九娘不着痕迹地按了按吃得微微有些鼓胀的小腹,只能艰难地拒绝了她的提议。

王九娘下意识地往铜镜中看去。这还是她穿越重生后,头一回自镜中瞧见如今的自己。

自从不费吹灰之力便收拾了张五郎之后,她这位兄长的心便越好了。心好,容光焕,即使有些过于随意的本性逐渐暴露,也丝毫不损他格外出众的气度。也因此,他时不时地便会给她带来一些严峻的考验。

晨光熹微,王九娘自睡梦中幽幽醒转,迷迷蒙蒙地坐了起来。

“九娘又羞又急,转身欲走,迎面就撞上了脸色铁青的张家郎君。结果,因张家郎君只带了随身仆从,没拦下那元十九郎,教他跑了。他一怒之下,便把黛娘直接捆了卖出去,又将羞愧晕倒的九娘径直送到了长秋寺。”

七郎——王七郎!她那住在长安的便宜兄长!

“九娘可是累了?不若回去罢?”青娘额角也微微出了汗,神更是有些紧张起来。

青娘见她抚着颈上仍未消解的青紫瘀伤,似是若有所感,也跟着跪下来抹泪哭泣:“娘子可别再轻贱自己的性命了!那天瞧见娘子悬在屋里,奴简直就要吓死了!且娘子可放心些,郎君道会去信长安,七郎说不得马上便来了。有七郎为九娘子做主,事说不定便会有什么转机。”说话之间,她便带出了女主人未嫁时的称呼。

少妇平静地望着他,仿佛根本不曾感觉到他的绪起伏,又或者,他的绪起伏早已与她无关似的。事实上,她也根本听不懂他那又快又急的一长串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好不容易从死后穿越的惊吓中回过神,她终于接受了自己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陌生的朝代、一群陌生的人中间重新活一次的事实。但是,摆在她面前最严峻的问题,就是听不太懂这个时期的语。

端午的吃食、饮品同样是重中之重。粽子自然不必提,菖蒲酒、雄黄酒也都是必饮之物。这些在食肆、酒肆中都能买得到,西市中的虞家食肆做的粽子更是闻名长安城。不过,王家这样的世家大族,通常都是由自家准备这些吃食饮品,外头买来之物也只是尝尝鲜罢了。

端午这一日,曲江池畔还有竞渡活动,也便是后世所的赛龙舟。到了那时候,长安城简直是万人空巷,但凡能赶过去的长安人都不会错过这场热闹。王家想要找个好些的位置看竞渡,并且从人海汪洋中全须全尾地回来,亦需细细安排一番。

一般而,端午晚上通常都是家宴,但也可能会有不请自来的客人,自是该早早吩咐厨下好生筹备,以免待客失礼。

林林总总,确实有许多的事需要忙。王玫仔细想了想,道:“若阿嫂不嫌弃,我愿领了筹备辟邪厌胜之物等事。只是,阿嫂须得派人来帮我才好。”其实,年年都需要过节准备这些东西,肯定早就有成例做法在了。她只需要吩咐侍婢仆从按去年的成例好好筹备,再随时监察督促一番便可。不过,她毕竟对这些事很是陌生,需要一个靠得住的人在旁边提点。

“好,那些事便交给你了。我身边可差使的人少,实在分不出人手来,不如求阿家将她的心腹侍婢暂时遣给你用,也便宜些。”崔氏道。

王玫看了一眼她身后立着的两个十□□岁的贴身侍婢,记得她们名叫桃娘、杏娘,平日确实很得崔氏倚重。嫂嫂不想将自己的人给她,大概也不止是人手不够,还有一丝避嫌的意思在罢。“那我便向阿娘讨要人罢,阿嫂也记得时不时来瞧一瞧,免得我出了什么错漏还不自知,也好及时补救一二。”

崔氏笑道:“那是自然,放心罢。若是出了什么差池,阿嫂替你担着。”

王玫勾起唇:“有阿嫂这句话,我便放心了。”

说罢,两人便分开了,各自去忙碌。

王玫回到内堂,一五一十将自己领的事说了,又向李氏讨人:“阿娘也知道,我身边的丹娘、青娘当初随我去洛阳时都还是小丫头呢,与家中上上下下都生疏了,哪里能办得了这种事?少不得还须阿娘给一个人,我才能帮得上阿嫂的忙。不然,怕是给阿嫂添乱呢!”

李氏瞥了瞥立在旁边的丹娘、青娘,点头道:“你身边确实没有个经事可靠的仆婢。”她想了想,唤婢女璃娘过来:“璃娘过些日子便要出嫁了。嫁的是你阿爷身边的小管事,往后也大小算是个管事娘子。以后,便让她去你身边帮衬着你,如何?”

王玫怔了怔,她本来只想借个人使一使,没想到母亲却干脆把人给她了。虽说似乎不好推辞,但她实在不愿意身边多一个陌生人。目前,她与身边的婢女都有患难之,私下谈也很是随意自然,璃娘一来,恐怕会影响她们相处时的气氛。而且,她也有些担心她瞧出自己有什么不对劲,便报给母亲李氏知道。

“怎么?只想借人,不想要人?”李氏挑起了勾画精致的蛾眉,嗔道,“阿娘的人,还能害了你不成?”这话一出口,她便像是想起什么似的,眼眶又微微一红,轻轻握住女儿的手,对周围使了个眼色。

待婢女们静悄悄地退出了内堂,李氏这才接着道:“玫娘,阿娘也仔细想过了。你在家中长住,身边没有个熟悉家里的人怎么能行?璃娘的性温和稳重,与你身边的丹娘、青娘应该也处得来。而且,她到你身边时,又是已出嫁的管事娘子,你那些贴身婢女的差使都不必变,让她将外头往来的事挑起来便是了。还有你嫁妆中的铺子、田庄的出息,阿娘也不能一直替你管着,你也得学着自己接手才好。”

说着,她流泪道:“阿爷阿娘都想过了,以前真是太宠着你了,又以为你身边的仆婢都是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必能全心全意地服侍你,夫婿也是仔细看了又看的,必能让你安乐无忧——如今想想,哪里有什么人能一直忠心不二?哪里又能有那么好的运气遇上如你阿爷、阿兄那般的佳婿?如今你归宗回家,就算阿爷阿娘眼下能顾着你,我们百年之后,你也尚可靠着你阿兄。但若你阿兄不在了,大郎、二郎又只是侄儿,你还能靠他们多久呢?靠这个靠那个,倒不如靠自己。玫娘,阿娘可得狠狠心,好好教你些家务之事了。你身边的婢女,也须得由你来□□,让她们个个都能独挡一面才好。”

“阿娘……”王玫心头一震,大为感动,忍不住扑进她怀里。她觉得李氏说得实在是太对了: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只有自己努力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融入这个时代,成为一个能够半独立生存的女子,她的后半生才不会沦落到无依无靠的境地。兄长确实待她很好,但天有不测风云,她不能像蒲草一样失去依仗就只能等死。即便不能扶助兄长,至少也应该做到不拖累他,不让他有什么后顾之忧才好。

“你也想通了,是么?”李氏爱怜地抚着她的头。

“以前儿不愿意学这些,觉得这都是些俗务。”王玫想了想,从前身留下的文卷和读诗文的喜好来看,确实可能是清高不通庶务的性子。也只有这样的性格,才会在年少时误托终身,后来又在内宅中四处碰壁。“如今想来,人身处在俗世当中,哪里能脱得开俗务?吟诗作对抚琴都是风雅,但若是没有衣食住行,又如何能做得了这般风雅之事?”

李氏一怔,接着长长一叹,垂泪道:“我的儿,真不知受了多少苦,才转过这个弯来。”

“阿娘,能转过弯来,便还不迟。”王玫安慰她,“我便从这回筹备端阳节的事开始,多帮帮阿嫂的忙,接触这些庶务便是了。”

“你阿嫂是个好的,心也宽,性子又细致。”李氏拭泪笑了,赞了崔氏几句,“以前你总觉得她看起来清雅,实际却俗得很,不愿与她多亲近。十五娘是清河崔氏嫡支女,骨子里也有傲气在,所以对你也颇为不喜。阿娘此前还担心,你回来后,你们会处得不好。如今看来,却像是姊妹一般了。”

王玫双颊微红,轻嗔道:“以前都是儿不懂事,阿娘如今提起来,儿都觉得羞愧呢!阿嫂对儿赤诚,儿当然须得还一片真心。以真心换来真心,自然便亲近多了。仔细想想,儿还须得跟着阿娘、阿嫂好好学呢。”

“确实懂事了。”李氏将女儿紧紧搂在怀中,喃喃道,“懂事得,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王玫心中微微一紧,不免叹息:这躯壳中确实是换了一个人。但她如今,也已经完全当自己是王家的女儿了。

“阿娘,儿当日确实已经死过一次了。”感觉到李氏的身子因她这句话竟微微颤抖起来,王玫轻轻地搂住她的腰,“被救活之后,儿原本不愿意再活下去,但见到阿兄,便想到了阿爷阿娘。儿便想着,若是儿死了,阿爷阿娘阿兄不知该有多伤心,岂不是令亲者痛仇者快了?所以,以前执着不放的那些事,便都想通了。从今往后,儿哪里都不去,只管侍奉阿爷阿娘。”

“好,好。”李氏温柔道,“玫娘想做什么便做什么。横竖,阿爷阿娘一直都陪着你呢。”

王玫心想:有这样慈爱的父母、这样体贴的兄嫂、这样可爱的侄儿侄女,她如今便已经很满足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怜姬小说 重生之精灵舞者类似的小说 篡清小说全文txt下载 从青岛到东京多远 穿越笑傲江湖女主是东方不败的小说 天下无双之王妃太嚣张百度百科 重生之大漫画家晋江 重生之电脑风云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彩虹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