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世家再醮记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二章 芙蓉之宴(1 / 1)
强烈推荐: 我还能活多久 道行 汉鼎记 抗战之最强民兵 禁区:厂花红杏 官场之教师风流 泣血美人 腹黑太子残暴妃 误惹首长大人

“他这性子,还藏着掖着作甚。”

,高高地举起肉呼,反倒会令他对读书生厌。”李氏颔,就该去外头撒欢?“阿姊陪我斗草,我就不捣乱。”李氏横了她一眼,“眼下不送,等晗娘、昐娘来送了,怕是你更要羞得不敢送了。”

王旼转了转乌黑的眼睛,“若是拘得太紧:你女红做得不好,阿娘也不是。”

“九娘最近很是得闲,便帮你阿嫂处置些杂事罢。都没什么空闲抚琴,免得她常向我抱怨。”王珂笑着道,望了崔氏一眼。”

王奇长。

“奴省得,脸色更苍白了一些。矛盾、痛苦和愤怒在他脸上交错,与方才那个满含笑容逗弄儿孙的他相比,竟像是猛然老了好几岁一般。

小家伙扁了扁嘴,泪眼汪汪地看向抢他的毕罗之人——却是大郎王昉。

王九娘稍稍平复了心,便下了马车。一眼望过去,藤萝垂落的内门前立着一位年约二十余岁的少妇,眉眼浅淡,气质略显清冷,看起来像是有些难以亲近,但当她唇边勾起一缕微笑时,却显得随和了不少。只见她上身着雪青色窄袖小衫,外套藕荷色卷草纹对襟系带半臂,身下是一袭高腰碧色长裙,手上挽着一条水色绞缬披帛。这样一身偏素淡的装扮,与时下流行的富贵华美全然不似,却很衬她高华的气度。

“时人可不以家世出身论英雄。我与诸位相交,也是性相合、意气相投之故。诸位都有意贡举晋身,我却没什么太大的能耐帮上什么大忙。不过,些许小事还是能做到的——诸如举荐你们的文卷、邀你们参加几场文会之类。”

青娘也忙跟着点头:“许是我做梦了罢。待会儿在马车上,可得好好补足了觉。”

“九娘。”不多时,马车外便传来赵九一贯冷静的声音,“七郎与客人都离开了,可要下车走一走?”

将手里的线香插进香炉中后,王七郎道:“你亲自来辞别灵和法师也好。阿兄不便在尼寺中逗留,且去外头等你。”说罢,他便悠然出去了。

这时,从东面隐约传来一阵鼓声,铿锵激昂,足足响了上百下才突兀地止住了。

见了自己这番形象,王九娘不由得有些晃神。若不是体态仍有些过于纤瘦,镜中之人瞧起来竟像是记忆中那些活脱脱从画卷里走下来的大唐仕女一般。

王九娘硬着头皮展开那些文卷,细细品读了一番。诗还好说,一句一句对仗工整,短短几十字也容易理解。那些几百字的长赋,依旧没有标点符号,文辞再华丽,她也觉得实在无法读懂。

天气渐渐热了,王九娘的体质也越来越好,因此已经换上了较为轻薄的初夏装束。上身穿藕色窄袖小衫搭配浅青色绞缬罗纹半臂,下身系着一袭水色高腰曳地六幅绫裙,再拢上一条米黄色的薄纱披帛。虽然不是时下贵女们喜好的秾丽风格,但也颇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清新之感。

王九娘定了定神,便听王七郎冷道:“卖?实在太便宜那贱婢了!你们便不曾想过,张五郎怎会来得那么巧?”

“太好了!”青娘有些失态地站了起来,喜极而泣,“七郎来了,便能为九娘做主了。”

“九娘……”青娘压低声音,“若是遇见什么人……”

“会有什么转机!难不成你方才没见郎君离去匆匆的模样么?”

醒来已经有将近四十天了,她仍然处于学习与了解的阶段。语不通,又换了个躯壳,她不敢也不能开口说话,更不能流露出什么奇怪的绪,以免两位贴身婢女现什么。而这具身体刚刚大病过一场,接着就悬梁自尽,才让她这个异世的灵魂得以附身重生。她就算是每天不不语、面无表,两个婢女也只当她遭逢这些事之后性大变,什么都没有怀疑,仅是时不时趁她“睡着”悄悄相对垂泪而已。

“姑姑,这片芙蕖开得真是漂亮。”晗娘也略停了停步子,叹道。

昐娘则有些惋惜:“可惜二郎没有来,不然他肯定高兴极了。”

王玫忍不住低低笑道:“幸亏二郎没有来。咱们家湖里的芙蕖都快教他折光了,可别祸害了贵主院子里这些花儿。”

李氏与崔氏听了,均不由得微微勾了勾嘴唇。那领路的侍婢忍不住瞥了她一眼,继续将她们领到临湖的一座楼台前。那楼台看起来像是宫殿,其实四面都没有墙壁,只围了几层纱幔,显然是夏日纳凉的好去处。

楼台中影影绰绰坐着三两个人,远远没有方才假山之上的楼阁那般热闹。但李氏、崔氏互相看了一眼,神却更加慎重了些。王玫见她们将背脊挺得更直,步伐也越优雅,不禁有些紧张又有些纳闷:以她们与李十三娘的远亲关系,有必要特地带她们来觐见真定长公主么?不过,也许这也是她那便宜表姊的好意罢。在贵主跟前露一露面,往后与那些趋炎附势的高官贵族交往起来,也更多了一层底气。

到得楼台外,侍婢低声禀报道:“贵主,太原王氏三房的女眷到了。”

“请进来。”里头传来一个平静中带着几分慵懒的声音。

在侍婢的眼色示意下,王家几人鱼贯走入飞舞的纱幔内,口称“觐见贵主”,款款行礼。

“坐。”那声音再度响起来。

李氏、崔氏、王玫携着晗娘、昐娘在旁边空着的矮榻茵褥上跪坐下来。

“蒙贵主青睐,终于有缘得见这座园子了,果然又疏阔又精致,景色实在漂亮得让人挪不开眼去。”李氏微笑着道。她不提其他,只是赞这个园子,颇有几分不卑不亢之意。

“是我疏忽了。亲戚之间本就该常来常往,何况又住得近。”真定长公主的声音里多了些许和悦,“我瞧着十三娘与你确实长得相像,不愧是姑侄。若是将我那孙女儿叫来,不知与你家孙女儿是否也有几分相似?去把芝娘叫来,见见她的表姑祖母。”

话音未落,立在外头的侍婢就退了出去。真定长公主又道:“这位是我家阿嫂,你们可曾见过?”

李氏笑着回道:“以前也曾有过几面之缘,郑夫人恐怕也觉得有些面熟罢。”

真定长公主旁边响起一个柔和的女声:“昔年也曾交往过,只是这些年阿李深居简出,确实许久不曾见了。”

崔尚书位列三品,其妻出身荥阳郑氏,封三品郡夫人。而自家母亲身上并无品级,对方称“阿李”,足见确实略有些亲近之意了。王玫心中一叹,在家中待得久了,她自然知道父亲职官位卑其实给父母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家世高贵却无相应的权势匹配,就只留了个名声在外而已,无论是族内或是族外,嘲讽者估计都并不少。倘若这回能与真定长公主、博陵崔氏二房结个眼缘,母亲与嫂嫂大概也不必整日在家中枯坐了。有唐一代,日日出门交际宴饮,才是世家大族女眷真正的生活。沦落到无人下帖邀请的地步,对于太原王氏三房嫡支而,是一种莫大的悲哀罢。。。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偷心游戏:驯服冷酷总裁 梦幻西游灭世之劫 你好不好 原唱 做官之升迁唐毅小说免费 大明奇情录 下部 十一 云波 娃儿他妈意思 找个好人嫁了吧图片 特殊治疗 造梦机器电影 风水陵库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