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亡清兴六十年

关灯
护眼
第 15 章(1 / 1)
强烈推荐: 从1999到2003 总裁爱上猫 黑道太子 再起丹仙 小宝贝 一夜错惹·总裁,别碰我! 电竞王者传说 从拔出石中剑开始 末日之粮食战争

太子朱常洛既没有统兵征战沙场的考炼,寂寞寡欢,心情压抑,一称东李选侍(简称,又长期受到皇父的冷落,更没有苦,也没有协,另一称西。选侍就是侍候皇帝起居而,长期“惑于女宠”。朱常洛的妃子很多,太子妃郭氏,才人王氏(天启帝朱由校的母亲)、贤妃刘氏(崇祯帝朱由检的母亲)等。还有两位姓李的选侍,甚至几乎未出过皇城,无所事事。于是借酒色填补精神空虚。他最宠爱的西李后来还引发了一起“移宫案”。我们还是回过头来,

马林。说说“梃,父马芳。《明史?马芳“大小:马芳传》称,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所以,马芳“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马林由父荫为参将,进副总兵,升辽东总兵官。在萨尔浒之战中,马林率北路开原军出三岔口,于吉林崖兵败,仅以数骑逃命。为此,谪为事官,御守开原。马林雅好文学,能作诗、工书法,交游多名士,自诩亦甚高。《明史?马芳传附马林传》评论道:“林虽更历边镇,然未经强敌,无大将才。当事以虚名用之,故败。”他图虚名,书生气重,自诩甚高,并无将才,纸上谈兵,终至败死。

第一,万历不理朝政。大学士、首辅方从哲以萨尔浒兵败、形势危急给皇帝上应急奏章,并召集举朝大小臣工,于文华门一起叩吁万历帝“大奋乾断,立赐批行”。疏上,不报。他又疏请皇上为辽事、为京师、也为社稷,“重临轩之遣,下罪己之诏,发内帑之积”。就是请万历皇帝慎重拣择负责辽东防御的将领,下罪己诏主动承担责任,发内帑以充实前方的粮饷,言辞恳切,忧虑深重。疏再上,又不报。方从哲先后五疏,一概不报。

初二日,努尔哈赤尽管有三倍于马林军的兵力,还是集中兵力,先砍龚念遂营。努尔哈赤亲自率领一千精骑,朝着龚念遂营薄弱的一隅猛冲,突破一个缺口。随后八旗兵像洪水似的涌入,参将龚念遂战死,全营败没。日午,努尔哈赤跃马急驰尚间崖。

二十二日,后金大军围清河城。守城副将邹储贤等率兵一万,婴城固守。守城明军,千名炮手,从城上施放火器,八旗兵死伤千余。努尔哈赤命军士头遮厚板、粗木,冒炮火,顶矢石,从城墙下,奋勇挖墙。城东北角,被挖开大洞。后金军涌入,城陷。邹储贤被甲登城,率亲丁,守城南。李永芳从城外招降,邹储贤答道:“你既投彼,则无朋友之义,可速去,不然,且放箭!”李永芳无功而还,邹储贤力战而死,兵民万人,全部陷没。明失清河,全辽震动。

第六讲

李成梁第一次镇辽22年,大仗打了十次,每一次,当辽东告捷之时,朝廷内上自阁部,下到督抚,升官荫子,增俸受赏,盛宴歌舞,弹冠相庆。《明史?李成梁传》记载:“帝辄祭告郊庙,受廷臣贺,蟒衣、金缯,岁赐稠叠。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

一、北边防务

第一,军费浩大。三大征:平啺葜遥u岩?00万两;援朝抗倭,花费银700万两;平定播州之乱,花费银300万两。总数大约有1200万两。虽然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但是加重了国库的负担。

第五,大兴土木。万历的时候,乾清宫和坤宁宫着火,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就是后来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着火,这就免不了要大兴土木,兴修宫殿。钱从哪儿来?当然还是从老百姓身上出。

张居正故去之后,万历皇帝就开始亲政。他先采取非常手段,摆脱张居正、冯保和李太后的影响和控制,接着果断地进行“三大征”,表现出一定的魄力和能力。万历皇帝最重要的政绩就是进行了“三大征”,底下我还要讲。但是,万历皇帝并没有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而是居功骄傲,怠于政事,从励精图治到消极怠政。出现这样逆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真实是历史科学的生命,玄幻则是历史科学的肿瘤。历史的大众传授要深入浅出,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否则的“浅”是浅薄;历史的大众传授要雅俗共赏,只有大雅才能大俗,否则的“俗”是庸俗。观众和读者需要的是浅明而不是浅薄,是通俗而不是庸俗。表述史学的著作忌长——能省一个字,就不多一个字。知理虽易,实行则难。一部儒家经典《大学》才1546个字,字字推敲,句句雕琢。一部《史记》太史公司马迁说它不过526500字。无论历史的学术表述,还是历史的通俗表述,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它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本讲分作三个题目:一、天启病故;二、崇祯继位;三、中兴之梦。一、天启病故

天启皇帝朱由校16岁登极,做了七年皇帝,于天启七年即天聪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在紫禁城乾清宫死去,年仅23岁。他一生的所为,很像木匠,不像皇帝。天启皇帝之死,对明朝、对后金都是重大的政治事件。

明熹宗的德陵

那么,天启皇帝为什么会在23岁就过早地死去呢?关于天启帝的死因,有以下两种说法:

一说是落水受惊吓后得病而死。我在前面曾经讲过,天启五年即天命十年(1625年)端午节,天启帝在西苑(今中南海、北海)乘龙舟划船,突然风起船翻,两名太监溺水而死,天启皇帝虽被太监们救出,逃过一场灭顶之灾,却呛了水,受了惊,因此患病,使他原本病弱的身体更加衰弱。

一说是因生活荒**无度而死。明朝皇帝有许多荒唐的故事。如正德九年(1514年)正月,乾清宫柱壁悬挂奇巧宫灯,宫人太监纵情欢乐。宫中屋檐毡氁里包裹火药,突发大火,乾清宫一片火海。这时,正德帝正往豹房去玩的路上,回头望见皇宫光焰烛天,戏谓左右曰:“是好一棚大烟火也!”(《日下旧闻考》卷三四)乾清宫殿,化为灰烬。

第二十五讲崇祯登极|白石“大明天子之宝”

天启帝同样是荒**无度,他迷恋木工活儿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而对国家大政却毫不关心,正因如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才得以把持权柄。这里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乾清宫月台前丹陛下开辟一个东西通道,俗称“老虎洞”,至今保存完好。洞为拱形,高1。8米,宽1。1米,用石头砌成,两侧有门,可通往来。《天启宫词注》记载:“帝(天启)尝于月夕,率内侍赌迷藏,潜匿其内。”陈悰诗云:“石梁深处夜迷藏,雾露溟濛护月光。捉得御衣旋放手,名花飞出袖中香。”清朝大学士于敏中等评论道:“宫前丹陛下洞道,盖侍从之人,藉以左右往来者。而明之末叶,乃用为嬉娱之地。其兴居无节,政令不修,甚矣!国祚岂能久乎!”就是说,那个老虎洞本来是为了方便宫内侍从通过的,后来竟然也成为天启皇帝胡闹的地方。作为一国君主,如此嬉游无度,不能自重,自然是自戕身体,自短国祚。

总之,天启帝在位这七年,更像个木匠,像个顽童,而不像个皇帝。他死之后皇位怎么办?按照明帝的家法,应当是父死子继。天启皇帝有三个儿子:

皇长子朱慈然,因早产而夭殇。关于这个皇子的生母有不同的说法,《明史?诸王传》说“不详其所生母”;《明史?后妃传》却说:“(天启)三年,后有娠,客、魏尽逐宫人异己者,而以其私人承奉,竟损元子。”“元子”就是皇长子。这条材料说明这个孩子的生母是正宫张皇后。谈迁的《国榷》也记载说:“皇长子慈然生,旋殇(中宫出)。”杨涟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之一是:“中宫有庆,已经成男,传闻忠贤与奉圣夫人(客氏)实有谋焉是皇上亦不能保其第一子矣!”就是说,皇后因受客、魏陷害早产,生一男孩,不久夭殇。以上三证可见,皇后是皇长子的生母。

皇次子朱慈焴,生母为慧妃范氏,比长子晚生十天,出生不到一年,又死去。

皇三子朱慈炅(jiong),生母为容妃任氏。任氏因诞育皇三子而被册为皇贵妃。天启帝连丧两子之后,对皇三子寄予厚望。但皇三子仅出生八个月,也早殇。

所以,天启帝虽有三个儿子,可到他死的时候,已然绝嗣。无法“父死子继”,那就只有“兄终弟及”,也就是由天启皇帝的弟弟来继承皇位。下面我们看一下天启帝的兄弟,也就是明光宗(泰昌帝)有几个儿子。泰昌皇帝有七个儿子:

皇长子朱由校,就是天启帝。

皇次子朱由,4岁殇,生母王氏,与天启帝同母,追封谥简怀王。

皇三子朱由楫,8岁殇,生母王选侍,追封谥齐思王。

皇四子朱由模,5岁殇,生母李选侍,追封谥怀惠王。

皇五子朱由检,生母刘氏,下面讲。

皇六子朱由栩,早殇,生母定懿妃,追封谥湘怀王。

皇七子朱由橏,早殇,生母敬妃,追封谥惠昭王。

光宗七个儿子,其中五个儿子早殇,都是在8岁之前夭折的。长大成|人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朱由校,就是天启帝;另一个是朱由检,就是后来的崇祯帝。因此,天启皇位继承别无选择,只有传位给皇五弟朱由检。二、崇祯继位

崇祯皇帝,名由检,生于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611年2月7日)。他比长兄由校(天启帝)小5岁。朱由检的生母刘氏,初入太子宫时是淑女(低于才人、选侍),生朱由检后不久,失宠被谴,郁闷而死,才23岁。太子朱常洛怕父皇(万历帝)知道,告诫身边近侍不得泄漏此事,崇祯皇帝像(清人绘)命将刘氏悄悄地葬于西山。这时朱由检5岁。

万历四十四年即天命元年(1616年),朱由检7岁,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他比努尔哈赤小51岁。

天启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年)八月二十三日,朱由检13岁,被册封为信王,仍住在大内勖(xu)勤宫,其生母刘氏被追封为贤妃。这一年,明朝失去广宁。

天启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朱由检17岁,搬出皇宫,居信王藩邸。这一年,明军在袁崇焕指挥下,取得宁远大捷。这年袁崇焕43岁,朱由检比袁崇焕小26岁,比皇太极小18岁。

天启七年即天聪元年(1627年)二月,18岁的信王举行婚礼,选城南兵马司副指挥周奎之女为信王妃。

六月,袁崇焕又指挥明军获得宁锦大捷。

八月十一日,天启帝病危,单独召见了朱由检。朱由检这次奉召进入乾清宫,向皇兄请安后,皇兄对他说:“来!吾弟当为尧舜。”这句话暗示要他入继大统。朱由检一听,顿感惶恐,回奏道:“臣死罪!陛下为此言,臣应万死!”天启帝已深思熟虑,慰勉再三,叮嘱他入继大统后,应注意两件事:一是“善待皇后”,二是“委用忠贤”。

十二日,天启帝再次召见内阁首辅黄立极等大臣,说:“昨召见信王,朕心甚悦,体觉稍安。”暗示由信王入继大统。

在天启帝病危的时候,皇位的争夺非常之激烈,特别是大宦官魏忠贤,还想继续把持朝政,他显然不愿意由自己无法掌控的信王入承大统。关于魏忠贤觊觎朝政的野心,野记传闻,多有载述。例如:

其一,魏忠贤企图垂帘摄政。就是想立一个傀儡小皇帝,他自己来摄政。魏忠贤与大臣秘议由他垂帘摄政之事,内阁辅臣施凤来明确表示反对,说“居摄远不可考,且学他不得”。魏忠贤虽然很不高兴,但是没有办法,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其二,阉党中有人向魏忠贤献计,诡称皇后怀孕,暗中以魏良卿之子抱入,企图“狸猫换太子”,然后由魏忠贤辅佐,仿效王莽以辅佐孺子婴的方式进而篡位。

其三,天启帝对皇后说:魏忠贤告诉我,后宫有二人怀孕,他日生下男孩就作为你的儿子立为皇帝。皇后以为不可。

其四,《明史?魏忠贤传》记载:“客氏之籍也,于其家得宫女八人,盖将效吕不韦所为,人尤疾之。”就是客氏和魏忠贤想让宫女怀孕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重生网文作家小说 如意蛋漫画 倚天屠龙反转记百度百科 最强掌教系统江北辰 我气哭了百万修炼者小说 重生之我是凤凰男 危险关系总裁请止步 小说 元气小符仙第二部 重生之渣受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死神千本樱之歌:花与剑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