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之成王败寇

关灯
护眼
第十七章 小有收获(1 / 1)
强烈推荐: 我本刁民 朝暮成仙复来归 官场红颜谋权者 黑莲花训夫记 兽杀 网游之逆刺 传奇巨导 群侠奇传 惜玉良缘

“,抄录过程之中。吴帆徽打内心里面高兴,想要得到他的,看着自己一手整齐又有些飘逸的毛笔字,”

况严琦借给的,怎么拿到钱财,有些困难,就算是这个时代的某些大儒,某些理解和标注,颇有一番道理,当然吴帆徽吸收的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沉淀下来的历史知识和认知,看书的高度完全不一样,任何有关四书五经的解析,已经抄录完毕,他仔细看,况严琦的某些认识还是不错,真正对四书五经的辩论,也不一定能够说得过他。课本需要手抄,

没有计,文章需要手写,有一手好字就成为了打门锤。但总算是能够过日,

塾师收入微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能够保证让家人吃饱饭,也不至于饿死,正是因为看中这一点,况严琦在吴氏学堂坚持下来,一边教授学生,一年努力温习功课,准备下一次的乡试。

尽人力,看天意,这是老祖宗的至理名言,可如今的吴帆徽,不仅要尽自身的努力,还要与老天抗争。

“学、学长,我叫吴明坤,今年九岁,家在县城北面,刚才听了你说的话,好硬气,你真的好厉害,你做我们的老大怎么样。”

况先生眼睛的余光扫过,看了所有人,几乎就没有关注吴帆徽。

外面的j谈,吴帆徽全部都听见了,说的全部都是家长里短的话语,最多是田里遭受灾荒,感慨日子过不下去,没有谁祝贺他吴帆徽金榜题名的,至于那些来玩耍的少年,其木讷的程度让吴帆徽无语。

“见到先生一定要行跪拜礼,这是规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一定要听从先生的教诲,不管遇见什么事情,都不能够和先生顶撞。”

明王朝最为贫瘠的陕西,接连遭遇天灾,经济已然崩溃,官府没有救济,反而继续征收赋税,接下来就是农民的暴动和流民大规模出现了。

还有一点,十三岁才进入学堂读书,无疑是要遭受歧视的,和一帮五六岁的小孩子一道上课,念着《三字经》和《百家姓》,那样的情形想想都觉得寒掺和尴尬。

官府的赋税还是要缴纳的,不管田里是不是有收成。

吴帆徽暂时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来改变他目前可怜至极的处境。

看到的现实,对吴帆徽的打击是巨大的,他脑海中很多的想法,都被现实的残酷无情扑灭,穿越到这样的地方,第一件事情就是活下去,其余想法暂时都是奢侈的。

“宝贵哥,我家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哪里有什么粮食,刚才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吃上了年糕,欢喜的不得了,我的爹娘是拿不出来粮食的,我看你还是放我走算了。”

吴帆徽就是被落c为寇的土匪绑票的。

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脸色微微发红的吴帆徽,在尸首的周边来回急促的走动了几步,这天上掉下来的财富,让一贯冷静的他,也禁不住心潮澎湃,手中的雁翎刀价值在五两白银左右,至于说吐谷浑马,价格至少在六十两白银以上。

此次的收获,接近白银二百五十两。

在这个时代,一个雇佣丫鬟和下人的人户,每年需要开销白银也不过二十两白银左右,他如今拥有的白银,足以支撑这样的家庭十年以上的开销。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追求的无非就是钱权二字和富庶体面的生活,现如今的吴帆徽,不过是大明最底层的草根,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他想到的就是过上好日子。

这些黄金白银,可以保证吴帆徽在数年时间之内,都不用为钱财的事情操心了。

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想清楚了这些,吴帆徽的内心没有了丝毫的愧疚,那个躺在地上的中年人,只能说是倒霉,碰到了他的手上。

时间尚早,还不到午时,那两个前去索要钱财的土匪,应该还没有抵达桃花镇。

吴帆徽盯着地上中年人的尸首,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另外的两个土匪,是这个中年人路上招募的起来怕也是流民,要不是为生活所迫,不可能离开家乡,更不可能去做土匪。

他们的见识也就是一般般,很好忽悠。

按照吴帆徽的想法,是要连着这两个土匪一并杀掉的,做事情需要干脆利落,斩草除根,不要留下什么隐患,不过等待那两个土匪回来,还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两个土匪都是成年人,他一个少年,动起手来不一定有着十足的把握。

危险太大的事情,还是不要做的好。

想明白一切之后,吴帆徽准备离开山坳,回到家里去了。

肚子这个时候开始咕噜叫,吴帆徽从包裹里面拿出两个麦饼,大口吃着,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饱了好赶路回家。

感觉到体力完全恢复的时候,吴帆徽过去牵马。

低头的时候,他才发现胸前一大片的暗黑色污渍,这是中年人喷溅的鲜血,叹了一口气,吴帆徽无奈的从包裹里面拿出了粗布的长袍,这是他最好的衣服,大都是在学堂里面才穿的,散学之后,他都要换上粗布短襟的衣服。

包裹最下面还有一包卤牛肉和一包卤肉,这些本来是准备带回去给父母和妹妹吃的,其次就是一些布匹,给母亲和两个妹妹做衣服的,包裹里面的东西,耗去了吴帆徽近五钱银子,也是他咬牙才下决心买的,现在有银子了,看到这些东西,吴帆徽都有些不好意思,给父母和妹妹买的的东西太少了。

吐谷浑马很是温顺,还用头蹭了蹭吴帆徽的脸,刚才吴帆徽举起雁翎刀的那一幕,马是全部都看见了,大概是感觉到眼前的这个少年够凶悍,才是它真正的主人吧。

吴帆徽会骑马,前世他没有太多的爱好,恰巧对骑马很有兴趣,当然他没有机会骑马奔驰,大都是骑在马背上,驾驭马匹慢跑。

准备上马的时候,吴帆徽发现马鞍有些异常,左边的位置好像高了一些,他伸出手,准备整理一下马鞍的左边,手里却摸到了一个压在马鞍下面的口袋。

轻轻抬高一点马鞍,口袋很顺利的拿出来。

这同样是一个锦囊,不过大很多。

锦囊不重,伸手进去,吴帆徽触到了一块牌子,拿出来仔细看看,这是一块镀金的银牌,正面一龙一虎fuguodupro,云龙在上,独虎fuguodupro在下,背面有二十四个字:上天佑民,朕乃率抚,威加华夷,实凭虎fuguodupro臣,赐尔金符,永传后嗣。

熟知历史的吴帆徽,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他知道这块银牌的主人是一名千户。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制定了武臣金银牌制,以供在外的武臣作为随身携带的证物之用,金银牌的规格相同,金牌正面有双龙双虎fuguodupro,银牌正面一龙一虎fuguodupro,统一用红丝带悬挂。

武臣征伐厮杀或外出办事的时候,一般都是将金牌或者银牌塞在马鞍的下面,或者是贴身收好,防止不小心遗失,很少有人将金银牌放在家里,这毕竟是身份的象征,就好比是几百年之后的身份证。

有资格佩戴金牌的都是卫所指挥使以上的军官,或者是军队之中游击将军品衔以上的军官,佩戴镀金银牌的则是千户,或者是军队之中的守备,百户或者军队之中的把总,佩戴的则是素银牌符。

中年人斩杀的是一名千户,或者说是军队之中的把总。

之所以中年人没有发现马鞍下面的镀金银牌,大概是过度的紧张,从榆林边镇到米脂县,一路上都如同惊弓之鸟,这一段路程两百六十里地,快马三天左右的时间,不过依照中年人骑马的技术,至少需要六天到七天左右的时间。

吴帆徽本来是有些紧张的,军队之中一名千户或者是守备被杀,那一定是大事情,不过想想大明交通和信息落后的状况,特别是在更加贫瘠的陕西境内,他就不是那么紧张了,榆林边镇一名千户被杀,顶多就是影响到延绥镇周边,其余地方不可能知道消息。

榆林边军规模庞大,也不会因为一名千户的失踪,大动干戈的。

再次走上官道,吴帆徽是牵着马的,他不想骑马,那样过于的招摇,除非是再次遇见什么危险,他才会上马疾驰,距离马鞍山村只有两里地,眨眼就可以回到家里。

镀金银牌和雁翎刀,已经被吴帆徽埋在了地下,周围做了专门的标记,这东西可不能够携带,万一被发现,那就麻烦了,战马可以牵回去,尽管说这样做,很有可能在村子里引发巨大的轰动,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马鞍山村闭塞落后,庄户人家都很老实,最多也就是羡慕嫉妒。

走到村口的时候,吴帆徽回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官道。

官道上几乎看不见什么人,想必中年人的那两个跟班,进入山坳之后,很快就能够发现中年人的尸首,依照这两个跟班的智力和能力,怕是吓得屁滚尿流,忙不迭的逃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弃徒 天龙之风神纵横 无印良品的歌曲是你变了吗 综漫之立志路人甲 永烨 和妻子在深圳打拼那些年第一回 黑暗西游记小说 学霸聊天群起点 梅州娶媳妇聘金多少 都市妖奇谈 山村养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