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海阔天高

关灯
护眼
第120章(1 / 1)
强烈推荐: 我的师父是王语嫣 情趣内衣那些事儿nbs 秦青的幸福生活 甜美空姐的性福日记nb 黑暗中的寻觅 网王之萱若情 网王之萱若情 重生之星际教皇机甲 都市异能特种兵

建兴帝又细问了路途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二来他也想给李长义多争。一来吕熠调动船只人员需要时间,任何与李夫子打过交,只建议出海的时间定在明年的秋天,准备船只调拨人员之类的事情是,莫钟书只就航行方面回答,他最瞧不起的就是那些“。怎么会特意去,必然要有一方退出。而让步的肯定是处于相对弱势的李长义。

莫钟书听说了之后,捧腹大笑之余。只能对这些想抱佛脚却找错了耶稣的人表示天下最不值钱的同情了。他可不愿意越俎代庖,将来两拨人马在澳洲相遇,万一有所冲突?那段时间李夫子确实也去淘金现场看了几次。不过那纯粹是出于为师者对学生事业发展的关心,就不可能会留下什么墨迹让外人,光是凭着他对李长义的那份期许。

莫钟书点头,“嗯”了一声之后,“你:又问。方睿和李夫子一有机会就要求停船下去游玩,观赏这与大庆国截然不同的自然风光。

一路上。三人一边谈天说地,一边饱览海上风光。很多时候。两位艺术家一个在船头弹琴,一个在船尾作画,互不干扰。至于莫钟书,用方睿的话来说,是块“贱骨头”,他喜欢到驾驶室去亲自操舵,又或者参与调整风帆的方向。李夫子偶然会抓莫钟书过去,象当年考校功课一般让他也画上几笔。莫钟书画海图画得精准,但画山水人物就只比大猩猩涂鸦略强一丁点儿。他有自知之明,便只在旁边帮忙磨墨。

方睿心疼,要上来夺琴。莫钟书却又正经弹了一曲。他到底也是曾经用过苦功的,这一会儿就重新熟悉了琴,按着记忆中的《大海啊故乡》的旋律弹了一阵。

莫钟书的无名火上来了,把手中的茶碗往旁边的小几上重重一搁。站起来大声道:“老太太当初卖铺子得了五万两白银,给我出海当本钱,我用这笔钱买了茶叶,后来又买了七彩石,连本带利一共二十三万,回来之后全还给老太太了。老太太又把这笔钱中的一小部分捐给了清风寺的养老院和孤儿院,大部分捐给了各大寺庙当香油钱。你们要是不信,尽管去找大富查账本,再找那些受捐寺庙的住持大师对证。”

潘慧言语焉不详,王氏急着要摸清莫钟书的家底,便抓住了给老太太办丧事的机会。虽然莫钟书花钱十分大方。不管她开口要什么都让人找来,但她还是乘人不备查看了府中许多地方。老太太和潘慧言精心制造的雅致落在她眼中却是简朴过度,让她以为莫钟书的家产还远远不及莫荣添的丰厚。这个错误的情报又导致了后来莫府分家时的一出闹剧。

“再好的朋友。也应该分清彼此。”虽然李泉特地给他建了个宅子,让他随时可以去住。莫钟书也不愿做乌托岛的常客。距离产生美,说的就是他们这种关系。他和李长义有多年的交情,李泉在他组建船队时为他输送了许多适用的人才,所以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现在李泉待他就如自家子侄一般亲热。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任意闯入对方的地盘为所欲为。

莫钟书这回出海,只单纯地想要让家人开心一下。当他对他们说出要带他们出海的决定后,不但两个孩子欢呼雀跃。就连老太太和潘慧言都有几分兴奋,这两个女人都不是毫无见识的后院女流,明知谢一鸣玩不出多大的花样,根本就不担心一家大小的安危,但她们早就盼着有机会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一听说要出海,就忙不迭地开始收拾行李。

接着谢一鸣就想叫衙役把平民莫钟书打板子。这一下跟着莫钟书来的那些水手不干了,衙役的手还没碰到莫钟书,就被水手们三拳两脚的全都打趴下来。

“只因苦主一口咬定,这打死人的事乃是莫年兄指使,言之凿凿,本官也不得不请年兄明日屈尊到公堂上来一趟。因恐指派官差衙役来传唤,有失年兄脸面,所以特意亲来相请。”谢一鸣的脸色阴沉,摆出一副极为难的姿态,说完就盯紧了莫钟书,等着欣赏他的慌乱。

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第二天,那个缝隙就又开始渗水。第三天,裂缝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地扩大,而且还有另外两个地方也出现渗漏。

海盗们见他们逃走,只哈哈大笑着,也不追赶。因为那样一条小船承载不起那么多人,一个时辰之内这些可怜虫就会因为争夺船上有限的位置而自相残杀,更何况那船上无水无粮,最后剩下来的人也活不了几天。

这时候莫记船队旗下的商船,下西洋的路径中,已经加入了通过亚丁湾进红海到埃及这一段路程,带回来更多的黄金和钻石,如果舱位比较空,甚至会捎带些名贵木材。

两个小家伙见父亲在皱眉沉思,便也转开了他们的小脑筋。

潘慧言早就对丈夫一肚子意见了,见了儿子身上的伤,终于忍无可忍,咬牙切齿地吼了起来:“莫钟书,你怎么还不出海去?”

王长贵叹道:“哎哟喂,这个莫五爷真够大方的,每条船上都有几十个水手,专职买货卖货的伙计和管事也有好几个,拢共起来可就是千余号人,这得舍出多少钱来?”

下雨了,许多行人都急急忙忙地奔走起来,莫钟书也带着女儿坐回了马车里,却并不回家,叫车夫慢慢地往前走。父女俩从车窗里往外观看雨中的街景,莫钟书就想起一首歌,便一句句地教女儿唱起来:

莫钟书想到了搞笑的哈哈镜,就算正在痛哭流涕的人,看到镜子自己的怪模怪样,也很难控制得住不哈哈地笑出两声。而且吕熠的玻璃工场就在这儿,莫钟书只消对工匠们如此这般地指点一番就够了,便宜又经济。

先是京城的朝官们发现,皇帝老儿批阅奏章的效率提高了许多,原本要三五天才能批好的奏章现在第二天就能发下来,跟太监们一打听,原来六皇子福王殿下日前献了个叫“放大镜”的东西给圣上,有了这个放大镜,原来只有指甲大小的字就变得有拳头粗了,那阅读速度自然就提高了。那些熬到尚书阁老之位的朝官,十之都是奔六甚至奔七的年纪了,老眼昏花,平日里最头疼的就是看批文,巴掌大的纸片上写满密密麻麻的小字,老家伙们经常歪着头眯了眼睛看半天,头都晕了还没看完一页纸,听说之前两位阁老就是因为受不了这小字的折磨才上书乞请致仕的。这些老头子们一听世间竟然有这样的好东西,便一窝蜂地去找福王。吕熠存着向莫钟书卖好的心,他手中还有的是放大镜,却一个也不拿出来,只说那是松江一姓莫商人所赠。

可是这时候,莫钟书回来了,莫荣添也和所有的人一样以为他遭了难如今身无分文。他自己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给小儿子了,另外几个儿子也指望不上,好在这个小儿子读书不错,如果他能进入官场,不管哪一个哥哥,为了一个官亲的名头,也会在银钱上多少照顾他一些。这已经是莫荣添能为小儿子做的最好打算了。

太太王氏自然也听说了,吓得手心直冒冷汗。虽然她想过许多次要除掉那两母子,可都没成功,前几天她只不过是善良地向佛祖许了个愿,祝福那女鬼的儿子早些去与他娘团聚。女鬼连这个都要计较吗?她可什么都还没做啊。

莫钟书出海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两个月前从江南那边带消息过来的行商也没有什么保密意识,所以澄州城的人都知道这莫五少爷死在海上的事情,再加上莫钟书当年就是个不守规矩爱胡闹的,许多人都相信他的鬼魂挑了这个时候回来捣蛋是很有可能的。

莫钟书虽然没有富国安邦的雄心壮志,但是如果有机会,他还是很愿意为发展民族工业添一块砖加一片瓦的。既然吕熠愿意听,他便铺开纸,写写画画地说了起来。他先从在大食的玻璃工场里的工艺流程说起,描述所观所见之间,还添加了许多他自己的构想其实是他上辈子的一些见闻,然后又说到玻璃的各种用途。

第四天早上,大家告别主人,正待离去的时候,却见一行官差上门来。

莫钟书抓起地上的一块碎石,往那几条鲨鱼砸下去,正好砸在一条鲨鱼背上,它向下沉了一点,抬起头,向崖上翻了个白眼,张开嘴,露出几排白森森的牙齿,把礁石上的人都吓住了,它却一个华丽的转身,走了。

对面的甲板上,李长义拿着莫钟书送的四倍望远镜也是合不拢嘴,连连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千里眼”。

他则亲自带人守在船头,时刻不敢有丝毫松懈。

但他又很希望知道现在西方是什么情形。左等右等,终于等到李小满回来了。莫钟书马上就带着他去对面拜访了。

一屋子的人听得直翻白眼,这不废话吗?要是这条捷径行得通,谁吃饱了撑的愿意去费那许多周折引进工匠?可是人家的保密功夫做得滴水不漏不说,中间还隔着个语言壁垒,你有能耐倒是去把人家的技术偷学过来呀!

工场主接过去一看,虽然不明白那是什么东西,但肯定道:“没问题。我们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工匠,经常应一些客人要求,加工些别致的艺术品。”

不过,这些话还是有点作用的,最起码让大家觉得现在这点风浪算不得什么了,精神上开始藐视它,行为上就容易战胜它了。莫钟书的心理疗法算是起效了。

莫钟书知道这黄色的调料就是咖喱。印度的气候闷热潮湿,食物容易变质滋生细菌,所以当地人发明了咖喱,不仅能让食物能保存得更久,还能促进人的胃酸分泌增进食欲。

但是今天的美景却被辜负了。甲板上空无一人,惊魂未定的人们全都留在房间里养伤休息。

随着这一声呼叫,众人才回过魂来,又开始了乒乒乓乓地打成一团。

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李长义也掏出一块碎银交给牵象人,随手从篓子里拿了条香蕉,大象就伸过鼻子来一卷,自己把香蕉塞嘴里去了。

直到莫钟书和蓝天走近了,他才发觉,刚要和他们打个招呼,就又来了一个大食人,这个人带来了一包香料,想要和他换地摊上的瓷瓶。

王三更是一拍胸脯,大包大揽,“这事儿就交给我们哥俩,五少爷只管放心便是!”

莫钟书不知道潘慧言是否把他那个承诺告诉了老太太,不知道她会受到莫府那些人怎样的眼光。总之那些人待她不可能亲善友好,就连老太太也说不定会把对他出走的怨怒发泄在她身上,因为当初要不是她帮忙,莫钟书不会那么容易就走得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父子文案 丞相夫人宠不得盘搜搜 无敌训练 小说 黑色命途小说 刀噬 为刀痴狂 重生之阿修罗萌主好看吗 妖兽都市(问情):孽胎 同桌那个坏同学出版书番外 再见十八班 爱倾城婚纱摄影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