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平淡是富

关灯
护眼
小白的自白一(1 / 1)
强烈推荐: 美人折枝花 佛级系统 封神之魂 献给谈教授的信 快穿情不自矜 虚情假意[快穿] 嫌我穷?你早说啊! [梁祝]文才兄,用力些 回到过去当富翁

这样一折腾家里又没什么余钱了,青儿找李贵商量,另一条是村长家的,怎么办才好,村子里也就只有两条牛,一辆牛车实在不够。本来家里打算买:”“农,空闲的时候才当车使用,我估计他们是把一部分泡菜销到别的地方去了,按这样算,这个季节泡菜还会一直旺下去。老爷子家的一辆牛车已经忙不过来了,现在咱们手上买牛的钱远远不够,但是一条刚?“二哥,现在两个大酒楼要的泡,现在这个时候地里用不上牛,要不我找村长借来用用?但是一直借来用不方便,”“我也想过这个法子,我们也不是用一天两天,村长自己家有时候要用的话,”“也是。被我们借,要不这样着我去买条毛驴,这个比买水牛便宜一半。虽然驴车没牛车拉的东西多,但是驴子跑得快,以后咱们肯定用的上。”青儿琢磨是这个理,也就点头同意了,这一次李贵坚持自己掏腰包买,青儿也就不跟他争执了,反正买来也是他自家的。李贵找村里人打听,后面熟人介绍在邻村花3两银子买了一头壮毛驴,他又找村里的老木匠打了一辆适合山路的驴车,父子上阵很快就打磨好了,要赶时间李贵工钱也给的足,一辆驴车打下来也花了他七八百文。

小白青儿跟着去了后堂,店小二把两位领进一间厢房,把罐子放桌上后说了一声:二位在里面稍坐一会儿,小的这就去通知掌柜的,就出去了。两个人坐了下来,四处打量:一个不大不小的厢房,靠墙有一个柜子外,就剩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十分简洁大方。一会儿,一位微胖的青袍中年人走了进来,拱了拱手说:“鄙人是这家迎客斋的掌柜,不知二位小哥找鄙人有何要事?”

松塔刚晒干,青儿就用棒子轻轻敲打一部分松塔,让果壳和松籽分离开,松籽留着生吃。另外一部分青儿用火烤了一下,感觉松子烤熟了,就将松塔摔到地上,松籽就都出来了。生熟两种松子各有风味,青儿一家一磕就爱上了。但是大多时候她们都把果仁都磕碎了,吃不到嘴,特别这个时候两个小家伙总是皱着笑脸,急的挠头抓脸的,引得青儿在一旁哈哈的笑,想起自己刚吃松子时的狼狈样。

这个季节村里木匠手里没活儿,惠娘让打的两张新床很快就打好了,虽然样式比较旧,好在结实而且按青儿的意思加大了一号。

青儿拎起水囊,低声跟惠娘说:“娘,你陪陪我!”惠娘点点头,跟青儿走了出去。两个人挑了个与众人相反的方向走了一段路,看到离山洞有些距离了,打量四周无人,青儿停下来借着山林遮掩迅速的把水囊装满水,又拿出好多葡萄来,接着专门拿了几个大桃出来招呼惠娘一起吃。惠娘宠溺的向她笑了笑,接过桃子,默默吃了,两个人吃完桃子,感觉空荡荡的肚子已经有了五分饱,才慢慢回到山洞。

丰收了,青儿开始大肆采购:各类种子,米面,大大小小的瓦罐,什么都是买双份。李贵在一旁看着她花钱如流水,惊讶的张大了嘴,半天才反过神来拦住:“青儿,家里用钱的地方还很多呢,省着点。”青儿想到那个空荡荡的房子,扁了扁嘴收了手。确实家里至少得打几张像样的床才行,自己有些受不了那张快要垮架的木床了,每晚躺上去都会提心吊胆的,生怕摔了自己。

这席面吃了整整两个时辰,幸好吃食备得充足,青儿估计了一下自家两个月都吃不完这么多,这些农家汉真能吃。原来青儿觉得这些个大锅菜并不好吃,还比不上学校食堂里的大锅菜,又没什么油水,惠娘他们备了这么多蔬菜,肯定会剩很多,结果被吃的一干二净,大骨汤更是连渣都不剩,吓了她一跳。众人酒足饭饱后,就开始嚷嚷需要帮忙的话吆喝一声就行,李贵喝得醉熏熏的还乐呵呵不忘道谢。村里人走的时候也顺便把自家的座椅顺走了,这让青儿一家省下不少事,早上帮忙的媳妇婆子都留了下来帮忙清理,忙完扫尾的工作,惠娘把剩下的馍馍大部分分给了来帮忙的媳妇婆子后,才歇了下来。

走进大门,里面是一个院落,左右各有一排房子,正前方是正屋。走近正屋,堂上已经备好了两桌饭菜,老人家热情的招呼大伙赶紧坐下开饭。男的坐一桌子,女人小孩坐一桌,寒暄了一番后,众人开始祭奠自己空荡荡的五腹庙了。

青儿在岸边不停观望,把整个运河景观收到眼里。回头看到李贵他们还在惊奇的四处张望,心里纳闷;黑子不是炫耀对镇子可熟了吗,怎么他也一副惊奇的摸样。她也没在意这回事,转头直接跟李贵说:“二哥你和黑子去人多的地方打探吧,我一个人去那边看看。”李贵看向青儿指向的码头有些犹豫,青儿见状连忙说:“我看看就回集市,街道直直连接着集市,不用担心会迷路,等会儿我们直接在集市汇合就行。”李贵看到她态度很坚决,无奈的同意了,一边反反复复交代她不要走丢了。

青儿把满满一篮子野菜扔进空间里,她发现每次扔东西到空间里,都是扔到了大树下,后来她就在大树下专门留了一块空地备用。不知不觉青儿逛远了,走着走着她似乎听到了水声,十分兴奋,奔了过去,扒开灌木丛,出现了一大潭水。原来这里有一个水涧,水是从悬崖峭壁上流淌下来的,现在只有石缝里有一些水渗出来了。塘边湿泥土上还有些脚印,不似人类的脚印,三个爪印、四个爪印的都有,看着印迹不深,应该是小型动物的脚印。

“我第一次发现能藏东西,就想到箱子了啊。”

第二天一大早,李贵带着媳妇孩子去见他爹娘了,倒是把牌符留了下来。惠娘也被青儿叫住,没有再像往常一样出门了。这一天感觉很是安静,就像暴风雨前的平静一样。中午一家人都去排队领食物,青儿让惠娘把两家人余下几天的饼都领回来了。

青儿揭开稻草,露出里面红红的大桃子,田叔在一旁瞪大眼睛,嘴巴张得大大的,久久合不拢。李贵和旁边两个伙计也是第一次看到庐山真面貌,一样呆掉了。青儿捡了个桃子擦了擦,递给田叔尝,田大叔也顾不得了许多了,急忙咬了一口,就停不下来了,一下子一个大桃就只剩下光光的核了。吃完,他大叫:“真香真甜,极品啊。”青儿又摘了几颗葡萄给他品尝,乐得他连连称好。

李贵斟酌了一下,说:“行,下午我去山下找些藤条回来编个篮子。”

西市地处西区前方,离城门很近,周围住的都是些小商贩,每天早上还是有人在这里做食品买卖。青儿到的时候,看到偌大一块空地上,只有稀稀疏疏几个人,有卖菜的,也有卖牲口的。不过要是到了下午一个人都没有了。听说以前西市很热闹的,现在大伙都没东西卖了,有的卖也没得买,现在东西老贵。好在停了场地费,青儿找了个显眼的地方,放下竹筐,竹筐底部垫了些草,上面还放了块干净的破布,也不担心漏了。悄悄把葡萄转到竹筐里,青儿找了块石头坐在一旁,静静的等候。一会儿,三三两两的人开始进来买东西,但是青儿面前一直无人问津。渐渐地,青儿有些急了。虽然她知道不好卖,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了问都没人问,她也开始着急了。

通过几天的东逛西逛,青儿有些摸到了这座城的纹脉。弘阳城,西面靠山―西山,南面临水―大运河,这两面都是天然屏障,没有城墙。南面临水倒是时时有守卫巡逻,城西西山面临大运河的一面是悬崖峭壁,天然屏障。城南很热闹,大运河是著名的水运大河,这里的商贸很多都是走水道。不过现在大运河干枯得露出了河床,上面也就没有了船只。听说城西山上有不少猛兽,很少人上山,去了的人都是在山脚下转悠,大多不过去那里拾些柴,也有像大壮二壮他们爹爹那样去采药的。西山山脚下有一条长长的人建壕沟,宽、深都有三米左右,说是用来防止野兽的。但是还是有人常常拖了块木板搭在上面到山那边去了,官府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最后没办法只有让他们搬迁,这块空地做它用。不过难民来了,也就缓了。搭木板的办法到现在倒是被难民用来维持生计了。青儿感叹:这座城真是建了个好地方。

李木爷俩过来,青儿低声问:“木爷爷,你们还差多少银两。”李木一楞说:“还差八百文。”青儿又解说了一番后,看了看惠娘说:“加上我手上的银子,我们几个人进城应该足够了,赶紧收拾东西进城吧,刚才有几个人看到我手上有银子了,久了恐怕生变。”爷俩激动地连连道谢,平静下来,李木讪讪的说:恐怕一时两刻没得还。青儿笑着说:“那就把木爷爷借给我家的水囊抵给我们吧。”惠娘不知什么时候回过神,在旁边笑骂:“没大没小的。”一行人赶紧收拾好东西,和周围熟人打了声招呼,就向朝城门赶去。

村里人站那里面红耳赤的争论了好久,然后有几个人过去向城墙下的人打听,很多人都冷冷地看着,不搭理。似乎没什么收获,一行人在城门口徘徊了很久,没办法,听村长的,找块空地歇下来,等天明再说。

到了地方,才发现只有一个小山洞,村长,几个年老的长辈,还有几个不认识的人挤在里面。旁边是大块大块的山石,也还遮阳。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一世跋扈的到底好不好看 重生在无限恐怖小说 错生天师耽美 科技主宰当代病态社会 没种你就滚 风云之傲绝是谁 国士无双百度百科 是你变了吗 我的影子笑我的人好傻 我有一个约炮神器 明末山寨农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