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嫡女成长实录

关灯
护眼
收获(1 / 1)
强烈推荐: 恋爱重要还是吃饭重要 家养甜妻 相思只求你 谁用爱情铸成牢 556677 他是毒药,也是甘露 萌宝上任:廖少宠婚甜蜜蜜 [死神]捡到神 像我这样的炮灰(穿书)

她字字句句都提着京城、礼节,只是这一次态度也的确不好,便知道这位叔祖母毕竟不是个厉害得,桂含春亦忙不迭还了礼,却并不大沉重,善榴微微偏头和母亲交换了一个眼色,自然是谁都听出了她的不善,善桐已经捡起球来送到桂含春,殷勤地介绍道。

善榴却是极为大方,她见桂含春策马到了近处,便翻身下马,迎面走来,便含笑示意两个妹妹跟着自己一道向桂含春问好。见王氏神色间略带担忧,恐怕在之前已经和祖母、母亲,爆发了小小的,“桂二哥,你还未曾见过我大姐吧?这是我十三房的,这是我大姐善榴!”

善桐越发惭愧,忙又岔开话题,善喜自然是连番感慨,将桂含沁认亲的事告,又和善桐说了些当年兵荒马乱时杨家村的故事。两个小姑娘凑在一起,话自然是越说越多,善桐又说了自己带许凤佳去小四房的事。听得善喜只是连声道,“我怎么觉得你这一天比别人一辈子故事还多?你平时是不是什么事不干,就光顾着四处去招惹麻烦,经历这些个事情了?”

桂含沁了善桐的头发,笑道,“小姑娘说话惯说反话,我是知道的。”

桂含沁揉了揉那没打采似乎总带了睡意的丹凤眼,咧嘴一笑,又调侃善桐道,“三表妹,在西北过活,不会喝酒可不行的。我看你得练起来,每天晚上都喝一碗酒,几年后,你就是海量啦!”

她心不在焉地在炕边落座,又和望江说了几句话,得知孩子们已经都回了院子,不过在途中竟见了诸燕生,还都到外九房坐了坐,听诸燕生说了诸家村遇险的事,心中就是一动。

见妹妹红了脸嗫嚅着不说话,她也就不为己甚,又嘱咐善榆道,“这几天村子里来了生人,也许有些是非,你们别往人多的地方走,天黑了就回来。”见善榆点头,又吩咐善楠,“不要老读书,腊月里也松散松散。和梧哥一道找柏哥、桂哥玩,都是好的。”

望江便上前提醒善桐,“三姑娘,这一位是诸家公子?您也该给兄弟们引见呀。”

“这不是正四品不正四品。”老太太略略抬高了语调。“海清在西北做粮道已经是走了武将这条路了,在西北耍枪杆子的,哪个不要看桂家脸色行事?他要是还在京城做翰林,这门亲事倒是说得的。现在这样,大姑娘过去了也没有底气……嫁妆要不够沉,更压不住场子。”

老太太许久都没有说话,两个孙儿孙女也都不曾开腔,桂含沁更是一脸严肃,盘坐在炕边出神。屋内一时倒是静得不得了,过了一会,一袋烟吸完了,老太太徐徐地吐出最后一个烟圈,又用下巴点了点南窗,善桐便会意地搁了烟袋,开窗放了半屋子的烟气。又回身拿起美人拳来给祖母捶着腿儿,老太太惬意地享受了一会,才半眯着眼睛问,“你原是哪房的儿子呀?”

善桐之前见识过桂含春和许凤佳的为人处事,此时看桂含沁的样子,越发觉得讨厌,又因为温三爷说得实在是难听,也不免有些迁怒于桂含沁。她白了桂含沁一眼,并不出声招呼,桂含沁却也不以为忤,他冲善桐点了点头,又背着温三爷拍了拍自己的耳朵。善桐立刻会过意来,忙牢牢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不听温三爷口中的话,“这窑子里的姑娘……”一边冲温三爷怒目而视,一边快步出了巷口,远远地站着。

见善桐指着甬道,他便推开门也要跟进去寻找,善桐害怕自己被丢下,便紧紧跟在桂含春身后。只觉得这甬道长得慎人,且夕阳颜色又红得厉害,没走几步,她心底想到了柏哥没事时说来吓她的鬼故事,居然真的打从心底毛骨悚然起来。左顾右盼时,恨不得兄姐中有一个人可以在此现身,好让她依偎进去。

见许凤佳居然眉头微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久居上位者被人拂了意思之后的不悦,善桐心中倒是觉得有些不对:她原本以为此人是闲坐无聊,偶然间想到亲戚家里看看而已。可没想到许凤佳居然在意到了这种地步……

她一边想,一边越发留心地听那萧军官道,“老夫人真是慧眼如炬,其实这战况怎么说都还是有利的——”

这话和善桐的话一样,味道很深,善桐倒是听出来了,心中对桂含春“老成持重”的观感,立刻打了个折扣,在心底道,“没想到你也是个嘴皮子刻薄的,哼,三个少将军,没一个好东西!”

众人都有些动容,老太太却是神色不变,她几乎是本能地要去抓水烟袋,但才一动手指,又忍住了,只道,“嗯,我想那两兄弟肯定是桂家人了,另外一个妞妞儿说的貂裘小伙子,应该是许家来客。”

“三妞,你要知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要是所有做好事的人,都没有一点私心,这世上就再没人能做好事了。”王氏却并没有动怒,反而要比刚才更加仔细地教导起了善桐。“人家帮我们,我们不管人家还有什么用意,只要不是害我们,就要发自内心地感谢。”

善桐扮了个鬼脸,笑着道,“不要,我自己跑回去得了,你还是和诸公子一道吧。”

她就和王氏交换了一个眼色。

她又紧了紧怀抱,轻声道,“好孩子,娘知道你的苦。个人都有个人的不容易,人活世上谁不是这样?你别往心里去,很多事想太深又有什么用……”

这里是她日常起居之所,比起兼作餐厅之用的西次间要私密得多。门一关是一点声音都漏不出来,王氏连望江都没有留在屋内服侍,亲自回身关了门,给榆哥、自己倒了两碗茶,又轻声道,“来,坐到娘身边来。”

点了一句,就也不再往下继续这个话题。她的语气变得更冷了一些,轻轻地磕了磕水烟袋,又森然道,“咱们小五房就是最落魄的时候,也没有人敢这样欺负到我们头上来。老七房是当我老得不像话,竟怕起事来了?——你不要把话说死,就让宗房老四先把这事压一压。等明年开春缓出手来,再从容收拾善温那不成器的东西。”

也正是因为都体会到了姐姐的顾虑,善桐虽然且气且痛快,却是一句话都不敢往外说,唯恐忘形起来,又生事端。没想到楠哥直眉楞眼的一句话,就又硬生生地踩进了禁区。

善榴微微一笑,揉了揉善桐的头顶心,低声道,“你还小,没有见识过无赖。这和京城又不一样,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一族的亲戚,很多手段都施展不开……这几天还是小心些,宁可躲着麻烦,也别自找麻烦。”

老太太的声音就渐渐地凝重起来,又慢慢地道,“祖母从来都把你当成个孩子,也没有教你为人处事的意思。倒真是有些老糊涂了,你人聪明又机灵,虽然年纪小,却已经懂事。祖母教你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句很软的话——做事不要做绝了,什么时候都放人一马,才是大家大族的做派。”

鹏婶子还没有说话,善桐早已经捡起药包拆开一看——她寻常也是见过些人参的,却是从没有见到这样发紫发黑的参沫沫,一下更是义愤填膺,上前几步将药包劈手就摔到温三爷背后,朗声道。“三哥您被骗啦,这可不是什么老山参,不知道哪里挖来的树充假的吧!下回买着真的,您再来吧您!”

换作自己说了这么一番话,祖母说不定还哈哈大笑,劝自己‘想学不怕晚,真要学就学起来’。大姐这么一开腔,就得了一个钉子……却又不是正经放下脸来数落她,就是要赔不是,都不知道怎么赔……

老太太面色肃然,冷冷地道,“这话有理,老二媳妇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上万的兵要吃要喝,没吃没喝就敢兵变敢造反,到时候杨家村这块肥,可就是由着人家怎么吃了。海清写信回来,一句话没提帮忙的事,知道为什么?”

她正沉浸在自己的心事中,忽然觉得袖子被人一扯,这才回过神来,听老太太道,“族学现在看来是不大行了,你们看着怎么样?若都觉得不好,年节里王氏跟我到族长家走一走,还是把孩子们放到他们自己的宗学里去吧。”

现在,善桐转过年来就十一岁了,虽然开窍得晚,但也几乎是一日千里地懂事起来……

善桐心底一酸,虽然沮丧,却还是乖乖地点了点头,“三妞记住了。”

可没有想到,昨日里一进门,老太太就劈头盖脸地训斥了善榴一顿,说她打扮太过富贵,神色傲慢,似乎目无下尘,看不起老家风物。字字句句戳的却是自己的心眼子,戳得善榴是眼泪汪汪,若不是她识得大体连连请罪,倒让老太太缓了语气。这边就要让三房、四房白看了一场热闹。

“这西北就是西北。”饶是如此惬意,口中依然是不饶人的。“就是洞子货,和京城比都差得远了,哪有京城的甜脆。”

这是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十一二岁年纪,身量敦敦实实的,看着就是一脸的憨厚。就是年纪小小,已经有了一点抬头纹,使他看着多了几分老成,合着话里的稚气,倒是显得有几分滑稽。这一问问得是情真意切大为担忧,善桐倒被他逗笑了,乘着王氏还和张姑姑在门口客气,便把声调压得更沉了几分。“何止会考问功课,随口发问,都是又难又艰深的题目,答不上来的,还要拉下去打板子。不信,你问大哥!”

这是长房长子杨善檀,自小在老太太身边带大,同善桐自然也极为熟悉。前一阵子他进西安城读书会文,善桐过来拜见祖母时就没有见到,不想此时倒是同善檀在这里相遇。

顿时就有七八个声音叫道,“三妞!妞妞儿,你总算出来了!”

“为、为了三哥……”

善桐顿时知道,虽然母亲自从进屋以来一句话都没有问,甚至都没和二姨娘打过照面。但自己的作为,是一点都没有逃过她的眼神。

她们姐妹生得并不十分相似,善榴生得像外祖母,鹅蛋脸、杏核眼、花瓣一样的小抿嘴,是个最标准不过的大家闺秀,又有一股清冷冷的神韵,一打照面就看得出来:这一位大姑娘可不好糊弄,是个心明眼亮的角色。

全家从上到下,打从封疆大吏大老爷算起,二老爷、三老爷、四老爷,没有一个敢驳老太太的话。二老爷一听就站起来说:“儿子知错了,请娘责罚。”多大的人,脸都红到脖子了,二太太更是臊得一脸通红……

大椿脸上顿时露出了一点喜色,这一点喜色,当然没有能瞒得过二姨娘,她皱起眉头,不屑地唾了大椿一口。“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本地乡巴佬,一碗汤而已,在京城算得了什么?这么的物事,连我的屋门都进不了,偏偏到了西北,人人都当成宝贝!”

这一切自然也没能瞒得过善桐,她又看了看母亲,见王氏眼底喜色越浓,越发倒不解起来:母亲这高兴,究竟是为的什么呢?

才正纳闷时,王氏开口了。

这位一脸和气的贵妇人,此时话里倒是带上了几分正气,就连说话的腔调,似乎都带上了西北特有的豪爽。“四弟妹,话不是这么说的。虽说我们居家过日子,不能惹事。可这么大的家业,也没有怕事的道理。”

她顿住话头,看了看婆婆的脸色,见婆婆略带讶异地抬起眼来望着自己,心底更甭提有多舒坦了,面上却还是丝毫不露,而是带上了三分的羞愧。“虽说这事是因为三妞小孩子不懂事起的,这才把我们家也卷进来了。但话说的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十三房这个样子,也实在是可怜。宗房的做法,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得过去。”

见萧氏数次想要回嘴,却又硬生生地忍了下来。王氏心底越发好笑:这个四弟媳,什么都好,就是出身寒酸了些,格外有些小气。

也好,越是这样,越不足虑,今次这件事,倒也许能一石数鸟,为将来留下伏笔。

“再说,人家都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十三房平时和我们走得也近。这时候和十三房划清界限,倒是让宗房老四看小了去。”王氏又徐徐地道,“别人看起来,也要觉得我们小五房软弱怕事,连这样的事都不肯出头伸张正义了。要知道,当年我们家也是这样过来的,要不是有人出面说了几句公道话,最后的那点家业能不能保下来,可也不好说呢……”

她略带歉意地对老太太露出了一丝笑意,又轻声道,“媳妇的一点浅见,让母亲见笑了。”

老太太已是吸尽了一袋水烟,抬起眼来细细地打量着王氏,竟是无喜无怒,过了半晌,才似乎有些不情愿地哼了一声,偏头吐出了一口烟圈,喝道,“说得好!这样的事,没扯到我们小五房也就算了,都扯到我们小五房了,我们还不肯出头说话,将来到了地下,我老太婆怎么有脸见当年的那些恩人!”

善桐只觉得脑际嗡地一响,一瞬间融会贯通,她来来回回地看着母亲,看着祖母,心中已是全明白了过来。一时间心中直是百感交集,又感到祖母老谋深算心事深沉似海,又感到世事真是错综复杂,世态炎凉,令人五味杂陈。可到了末了,耳边也就只有一句话来回翻腾——

母亲的心术,实在是太厉害了!

作者有话要说:收获的季节要来了

|||

今晚又回家迟了,otl真是对不起大家,而且是我和代更君、代更君的代更君一起堵在路上……的存稿箱又不好用!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谁的等待,恰逢花开百度云 青衫磊落长歌行 少年大钦差免费观看 清风啸江湖柳紫清 今天爱豆挨打了吗 穿越之茶言观色笔趣阁 撕裂情殇 溺宠小萌妃百度云 有缘新昌来了就好 重生之乾隆还珠同人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