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元风流

关灯
护眼
55、早有耳闻(1 / 1)
强烈推荐: 绝世嫡妃,冷王谋妻有道 恶魔三少赖上冷公主殿 大姊的坏男人 色文女作家三十岁,已婚 天国之钻 复仇冷公主的爱恋之旅 丑奴儿 大亨的假情妇 一铃半剑

李持盈的语气中带着强烈的自信,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唾手可得的机会,只要王维有上进的心思,堪比皇宫,她认为在岐王将她的影响力告诉王维之后,还和不少文人墨客交好,她本人的影响力可不仅仅在科举上。

王维的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善于察言观色的他,远远的看着似乎极其悠闲慵懒的母亲大人,她不得不承认,这真的是一道非常美好的景色。

当然,那道观的奢华程度,文坛上的。

她极其珍惜的拿着王维的画,来到了自己的母亲,在发现女孩的紧张羞涩之后,不由觉得有趣,却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个胆小弱气的,这盛唐女子的开放他早已领略过了。

所以他连少女的名字都没有问,就不以为意的离开了,毕竟那个蓝衣少妇的气质看起来就不是寻常人,他还猜测少女的身份有很大可能性是一位小公,而公主什么的身份,简直就意味着麻烦。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一般来说,律诗的价值要比绝句高,因为律诗更加规范、工整,而绝句则可以随意一些。

王维这种画法与传统画法比较,就如同唐诗与唐传奇小说对比一般,前者属于较为高雅的体裁,而后者则就是低俗娱乐大众之作,哪怕后者的受众再多,在那些清高的文人士大夫看来,也不值一提。

“不过作为漫画来说,真实感合理性什么的确实不必在意,抛去我心目中不知为何存在的偏见,我认为这样的风格,有种奇妙的美感。”

韦陟一听,嘴角扯出一个浅浅的弧度,微微点头,却不再多说什么了,他觉得王维是听了他的建议,终于开窍了。

王维向来是把握谈话气氛的好手,两人先是谈到几天前那场教坊的宴会,只听韦陟用一种赞叹的语气说道:“十三郎的诗才,当真是没话说,我见到那群文人们个个品味无穷的模样,当真是为十三郎开心。”

只要宋璟敢顶着皇帝打压姜皎,皇帝绝对会妥协,也就是王维所说的让姜皎明升暗降,剥夺实权。

崔璎珞面无表情的重新回到木桶里温暖的水中,脸不红心不跳的自言自语道:“切,偷看起来手脚还挺干净的嘛,跑得这么快……哎,阿维这家伙,老是不厌其烦的做这种事,看来被这样一个男人这么不可救药的爱着,也不是什么好事呢。”

这样的幸福感,是别人怎么也羡慕不来的。

在王维搂住崔璎珞的腰部时,崔璎珞就朦朦胧胧的睁开了眼,见到王维凑了上来,睡眼惺忪的模样一下子变得清醒,她瞪大了眼睛,全是惊讶之色,她显然没有意料到王维竟然也会做这种乘人之危的事情。

不过,仅仅凭借这些事,就想打动我这个天下最完美的表妹的心,还差得远呢,我想嫁给他才不是因为喜欢他呢,而是为了更自由的生活而已……只是没想到啊,阿维这家伙果然从小就打我的注意了,还真是个不可救药的变态兄长呢……

“那就去崇义坊的那座宅院吧,崇义坊就隔着务本坊一条街,也算得上是最幽静的一个坊了,里面连市场都没有,不少宅院都被树林包裹着,互相间隔开来,绝对无法被打扰。”

王维当然不会受罪去睡榻榻米,有床不睡睡垫在地板上的草席?

所以郑淑颖起初的计划就是在见到王维时,迎合王维,当然不是那种拙劣而流于表面的迎合,而是暗中的不经意间的奉承,以她的经验,肯定可以如愿以偿的获得王维的好感,日后即便与王维没有结果,但结下一份善缘,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王维可不想日后因为当了一个毫无发展潜力的职事官,心灰意冷半官半隐,然后使得家族情况变得恶劣,于是便郁闷的偶然作一首这样的诗:“日夕见太行,沉吟未能去。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相去讵几许,故人在中路。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忽乎吾将行,宁俟岁云暮。”

这时,郑淑颖终于从惊讶中恢复过来,她先是对王维说道:“小女子替摩诘引见家兄,不过我却也无法保证一定可以。”其实她一个庶女,与郑虔的关系一点都不近,但却常常喜欢仗着郑虔的名气装逼,倒是让不少人上了当。

当然,高力士由于身份地位太高,对王维的帮助,肯定只能间接进行,王维只有走得越远,高力士发挥的作用才会越大。

崔璎珞要去太学,却是要从那女子学院的占地之处走过,对这个女子学院,崔璎珞自然是嗤之以鼻,她可不是因为身份的缘故,而瞧不起大多为商人寒士之女组成的学院。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此时杨彤萱居然站到了吟香这一边,她附和道:“不错,孙莫寒你们这些人对王公子实在太不尊敬了。”

所以历史上写了那些大名鼎鼎的悼亡诗的文人,例如苏轼、元稹之类,却都是好色风流之人,可他们的悼亡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却能让无数读者认为,他们对那位悼亡的女人感情是多么深厚。

而那些去平康坊中狎妓的权贵,或许无法理解看似平平实则精巧的《红牡丹》为何会传播得这么快,但善于附庸风雅的他们,自然也紧跟时尚的潮流,“点歌”时除了那些经典诗词以外,这首在时尚最前沿的《红牡丹》当然也不可或缺。

所以当然有人使劲往世家大族上靠,哪怕是远支中的远支,若是顶上个五姓七宗的名头,也会与有荣焉,而如今的科举考试在阅卷时,每个考生的家状必须清清楚楚,若是家状上有个出身某个大族讯息,那肯定是会有所偏袒的,所以说不匿名的考试总是不公平,而这不糊名的制度,还是武则天确立的,她认为要相信主考官……

却不想在音乐停止前那一刹那,他又将花儿传到王维手中,顿时更加引起了众人的哄笑声,只听崔宗之用他那温暖磁性的声音对王维说道:“我早就想看看摩诘能写出怎样的诗了,想来摩诘腹中早有佳作,我便亲自为摩诘书写,如何?”

若是吴道子的《红牡丹》能够有幸流传到后世,人们在品鉴这幅画时,免不了要研究王维的诗,不过王维的激动平复的很快,因为他转念一想,自己本来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诗佛”,还在开元天宝年间被尊为“天下文宗”,自己也无需对吴道子的请求大惊小怪。

还有不少人暗暗对比《岐王席观妓》与《红牡丹》,发现前者除了辞藻更加华美以外,整首诗都平平无奇,流于俗套,仿佛公事公办,若是没有王维这首出人意料的《红牡丹》,那自然能够力压诸人,看之前不少人佩服与赞美就知道了,但王维这一首《红牡丹》一出,只要稍稍对比,便高下立判。

每一个唐朝的诗人,没有一个不会盼望着自己的诗歌能够传遍长安,若是在科举之前,那就是极大的助力。

而李龟年之所以擅长筚篥,其原因便是如今的圣上喜爱胡乐,身为梨园弟子的李龟年,当然要好好掌握这项乐器,以讨取唐玄宗的欢心。

当然,如贺知章、张若虚这样的老资格,那是有很大的特权的,他们就算被传到了花,一时间想不出什么诗,那也不会有任何惩罚。

由于唐人皆爱牡丹,国色天香的牡丹或许能够称得上唐朝的国花,大气、饱满、艳丽、热烈,是牡丹的优点,所以这平康坊中最好的青楼——右教坊,又被人称之为牡丹坊。

王维淡淡道:“夫莲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看你们这牡丹坊中的女孩,便是如此。”王维的声音不大,在这幽静清雅的环境之中,却恰巧可以传到那阁楼亭榭之中。

包融正坐在张若虚的身旁,听到前辈对王维的赞美,也附和道:“这王小郎确实是儒雅君子,听闻他也有诗才,我倒要看看他这诗才能不能配得上他的勇力。”

“啊,崔公子刚刚你的脸上有一只蚊子,我好心帮你拍死,你怎么还怪我?”王维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诉说着,脸上的无辜模样,让周围看戏的太学生们轰然而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雯雯老师是什么电视剧里的人物 穿越到天龙八部去日王语嫣 无敌天下有声小说恋听网 小女孩敲门原来是鬼 鱼水之欢其乐融融是什么意思 国语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皇女饲养计划为什么没了 张爱玲我喜欢钱 圣贤书打一个数字 韩城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