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双雄

关灯
护眼
第一卷 第三章 少年天子(1 / 4)
强烈推荐: 网游之隐世高手 贞女不二嫁 锦绣缘 梦幻流星 要定你了 管家辣辣 蔷薇岛屿 仙女多忘事 请帮我儿子找爸爸

“该死的,白色的喪服。这支迤逦而,紧随侯府!”

出了城门,你这个野种。原来是你偷,

第三章,少年天子

他。服着白色丧衣的曹奇之子曹寿骑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十六、七岁,是一个皮肤白静,清秀的少年。然后是运送曹奇遗体的灵柩车,你这个贼。掩映在粉红:给人一种凄凉之美。

此刻,未央宫温室内的灯光昏暗,太子刘彻直入内室,里面已聚集了奉旨。

似是回光返照,亦或是在积聚最后一点精力,他将一只干枯的手伸向太子,此时垂危的汉景帝刘启的眼。

刘彻扑到景帝的榻前,“父皇!父皇!”

景帝喘息道:“……彻儿,父皇就把这千斤重担交给你了!……记住,要处处以江山社稷为重,要与民休息,要……”

“父皇!……”刘彻紧紧抓住景帝渐渐冰冷的双手,放声痛哭。

一时间殿里殿外叩伏一片,整个未央宫都沉浸在悲哀的氛围之中。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十六年)正月,西汉王朝第四位皇帝孝景帝刘启驾崩。遗诏写明:“太子刘彻克承大统。赐诸侯王、刘侯,马各二驷,奉各二千石,黄金各二斤。民户赐百钱,出宫人归家,终身不复役使”!

至此,年仅十六岁的汉武帝刘彻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班固的《汉书》所载,在汉王朝,有刘恒、刘启都是美好的时代。而汉武帝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这被称之为美好时代的“文景之治”中渡过的。

西汉经“文景之治”后,国力有了很大起色,至武帝时,已相当繁荣。史载:“国家之事,非遇水旱,则民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谊而黜媿辱焉。”

及至汉武帝统治时代,西汉王朝就犹如一只正在滑翔中的巨雕,她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意欲腾飞而起了!

魏峨壮观的未央宫。

史载:未央宫周围二十八里,因龙山而制前殿。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利用山势层垒而上,依临长安城。它继承扬了我国传统建筑艺术,即高台建筑与土木结构的传统技艺。并将冶金制造、髹漆、彩绘等手工业成果综合用于宫殿建筑。建筑材料则选择了玉器、云母、琉璃等先进原料,因此整个宫殿建筑十分绚丽辉煌。每当微风吹送,在偌大的宫殿群中,便会有和氏珍玉那悠远、清脆的响声。

此时,整个未央宫城角号齐鸣,新皇的登基大典正式开始了。

朝堂之上,身穿赤红色龙纹衮服的少年天子刘彻登上祭坛,面南而跪,展开祭文,高声诵道:浩浩皇天,鄙子刘彻虔诚祈告:自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至暴秦崩溃,高皇帝举剑平定四海,建立大汉,历经孝惠、文及先帝,天下大治,子民安乐,非唯先祖劳苦,亦乃皇天保佑。今不幸先帝驾崩,大厦将倾。臣受先帝遗诏,继承大汉河基,自知才疏学浅,实难担此万斤重担。每念及此,即惶恐不安。然而国不可无君,民不可无主,臣只得以愚顿之质,承智者之事。臣既继承国器,自当竭尽全力,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皇天在上,请于明鉴。微臣敢乞皇天,佑我大汉,国泰民安,子子孙孙,万代永昌!子臣刘彻跪祭。

汉武帝祭罢下坛,端坐于龙椅之上。

符节令双手捧着“传国玺”毕恭毕敬地呈给刘彻,“请皇帝陛下接受传国玉玺!”

众臣皆叩伏于地,山呼万岁。大殿之下一片朝服的赤红之色。

刘彻轻轻打开包裹玉玺的黄绫,露出晶莹洁白的传国玺。只见玉玺的钮上五条龙交织着盘旋,印纹是赫然八个字……

刘彻轻声念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丞相卫绾出班奏道:“启禀皇上,此印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命丞相李斯用小篆书写,磨和氏璧镌刻而成。印章方园四寸,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表达秦始皇要把皇位传之子子孙孙,万世一系的欲望。秦始皇视之为珍宝,从不离身。而秦二世即亡,这方印落入高祖皇帝之手,高皇帝命之为‘传国玺’,规定此玺为真命天子的标志,凡新皇继位,必须先接受此印,皇位才算合法。”

刘彻摩挲着晶莹、圆润的传国玺,不由得心绪万千……他虽年少,但却是一个工于心计的皇帝。

刘彻向卫绾点头示意,“丞相,宣读圣旨吧。”

丞相卫绾领旨,高声宣读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本愚陋,才薄德微。然而,奉先帝遗命,继承汉统。昼日忐忑不安,夙夜惶恐不寐。深惧朝政有失,民不得安。朕闻天不颇覆,地不偏载。神不我佑,唯德是辅。万望众臣,不忘先帝之重托,感念朕躬之初嗣,直言劝谏,正朕微过。除旧制以鼎新,循正道而强国。昌先帝之鸿业,安天下之臣民。今先帝虽崩,遣德犹存,仅以微薄封赐,表朕寸心。特赐诸王,列侯马各二驷,凡二千石俸禄之官员各千金,庶民每户百钱。宫中男女一律归家,终生不服劳役。所有先帝遗臣,仍就旧职。钦此。”

殿内外伏满文武百官、王公贵族,山呼万岁之声,响彻整个未央宫,然后飘散至整个长安城的上空。

少年天子刘彻望着雕梁画柱的大殿,阶下执戟戒严的武士,排成两列俯拜山呼的文武百官,禁不住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就在少年天子登基大典的时刻,在平阳乡间的一所农舍中,卫少儿正在经受着分娩的痛苦。

乡下的蓬门草舍甚是简陋,窗牖上堵放着一些瓦罐,屋里只是一些日常必备的简单用具。卫少儿躺在席榻上,汗流满面,呻yin不止。母亲卫媪与姨母忙作一团。

卫少儿开始进入最后的分娩阵痛,巨烈的疼痛便她几欲昏厥,她拼命抓住母亲的手臂,痛苦万分。

在新皇登基的号角与钟磬声中,农舍里终于传出婴儿出世的第一声啼哭。这似乎预示着这个新生儿与初登帝位的大汉皇帝——刘彻在若干年后,有着不可分割的缘份。

“开水来了。”卫媪的妹夫在外面叫,负责烧水的他送来热水。

卫媪忙出去接过来,“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她深感歉疚。

妹夫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憨厚地撮着手道:“不麻烦,不麻烦。可是弄璋之喜?”

卫媪叹息,“哎,奴婢的孩子,有什么可喜的呢?是男孩儿。”

“不管怎么说,还是男娃好!男娃好呵!”那汉子说着,笑眯眯地走了。

卫媪将净过身的婴儿包好,抱给女儿,“少儿,看看吧,是个很英俊的男孩儿呢!”

满脸汗渍、疲惫不堪的卫少儿亲吻着自己的儿子,禁不住泪流滚滚。

初冬的长安树木凋零,寒气袭人。

未央宫白虎殿里却是温暖如春,热闹异常。按武帝诏令从全国各地选送的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约一百多人,兴奋地等候在大殿外。其中的董仲舒、公孙弘、东方朔、严助等人,日后都成为汉武王朝的栋梁之才。

这一百来号站在殿外等侯的一班人声势浩大,引来经过的朝廷官员、遗老遗少们侧目而视。

太常令至柏侯许昌不住地摇头叹息,“皇帝一道诏书,使这些山村野夫也可以做官了。想我先朝制度,必须具备十万钱以上的家资,方可候选入仕。”

“是呀,是呀,后元二年降为四万钱,不过规定有市籍的商贾不得入选,现在可真是世道变了!”中大夫庄青翟连声附和道。

随着一声“皇帝陛下驾到!”身穿赤色龙袍的少年天子在众人的簇拥之下出现在大殿正中的御座前。众人一起拜伏在地,山呼万岁。

“平身吧,朕自继位以来,一直苦于没有找到一些贤良的人士充实朝廷,辅佐朕治理好大汉江山。此次诏见尔等进京,希望能各尽所长,为朝廷提供良策。”皇帝的态度和蔼可亲,令大家刚才的紧张情绪有所舒解。

郎中令王臧奉旨开始唱名……

武帝一边翻看案上名册,眼睛却在端详着随王臧的唱名一个个鱼贯而入的贤良之士:

……平原人东方朔

淄川人公孙弘

广川人董仲舒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墨青城陌上花开为君顾 萌军天下下载 阴魂缠身怎么破 我家的太阳花作文500字 重生于七零年代高干 小说 我的篮球之梦全文免费阅读 城主总是不正经穿书无防盗 阿飞传奇人生 重生之锦绣嫡女txt下载 重生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