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道游击队

关灯
护眼
第十一章 夜袭临城(1 / 3)
强烈推荐: 漫漫真武路 超强妈咪 女官威武之一品女侯 火炬号,起航! 废材妖孽之至尊召唤师 三国人物召唤系统 百万宗主 蜜蜂妖纪 写文大神是影后

“政委!再一个就,现今一个月一双还,”

“,三个月穿不破一双,就是鞋子老不够穿。论意见么,”王强点头说,“就这样办,我心里就痒痒的。政委,咱们以后得多搞火车呀!”

“鲁掌柜!快点呀!往日在枣庄!有时夜间放哨,听见远处火!”

在路上,王强寻思着这次到洋行的任务。老洪一捶桌,当昨天晚上!”他也兴奋的说:“行!他却又有些犹豫了,”可是今天要他来。自从他离开洋行,两个多月,他一次也没有再到洋行去,他甚至避讳着再到那里去。有时到车站上办事,按理要从洋行门口经过,可是他绕个弯,宁肯多走几步也不傍近洋行了。记得自从杀了鬼子以后,他每天到洋行心里都在揣摸着,小眼暗暗的观察着四下的动静,好象洋行里到处都张着捕人的网。特别是那鬼子三掌柜,从医院里养好伤回到洋行里当了大掌柜后,每天高兴的喝着酒,他经常听到金三得意的笑声,金三见了他比过去更加亲近,这就更使他怀疑。三掌柜越对他表示亲近,他心里越感到不自在。最后搞了粮食车,开了炭厂,他才松了一口气,离开了那个魔窟。记得在他临离开时,鬼子三掌柜还在为他的请假惋惜,坐在帐桌上,说:“王的,你我朋友大大的,我的大掌柜的,你不帮忙的不好!”

由于这些天,每天晚上都出来搞车,小坡确实有些疲劳了。因为别人晚上搞车,白天都在炭屋里睡上一觉。可是他晚上搞车捞不着睡觉,白天又高高兴兴的哼着小曲子。有时还偷偷找到李正,唱《游击队之歌》给他听。当李正拍着他的肩笑着夸耀他,“不错呀!你的记性真好呀!”他就更高兴的去干活了。

在这次谈话后不久,李正被团部召去,团政治处主任对他说:张司令来电话,要他马上到司令部去,估计是调动他的工作。

“同志们!我们的炭厂最近的生意很不错,这样做下去,我们会赚很多钱的。……”

这时从街那边又过来一个扛枪的人,他看了看老洪,仿佛认识似的,很和蔼的说:

“怎么回事?”

“谁呀?”一个浓眉方脸的人,从有着灯光的西屋里走出来,他约有二十四五岁的年纪,眨着黑黑的小眼,向院子里的来人望着。在黑影里,他看到是一个穿着农村服装的人。“我!从南乡来的!”客人走过来,一把抓住主人的手说,“老王!你不认识我了么?”

“当然能!”老洪斩钉截铁的说,“只要有决心,什么事都可以办到!”

申茂和老洪简短的谈话以后,他深深的感觉到刘洪队长的确很厉害,一听语气,就知道是个说到就能办到的人,难怪他能领导那一班子把枣庄鬼子闹得天翻地覆。

李正和老洪在一个小屋门口停下,门口有申茂的一个队员端着一棵步枪在守卫着。李正看见里边绑了两个人,便转过头来问申茂:

“犯人么?”

“是……”申茂有点口吃,但又接着说,“不,不是。”“什么人?”

本来申茂想支吾一下就过去了,可是李正一定要问到底。一提到这犯人,申茂就压不住心头火了,他一面怒视着被绑的两个犯人,一面愤愤的说:

“政委!他们是什么人?都是些肉头顽固蛋呀!他两人都是东庄的有钱户,家里都有枪,这一点我们调查的清清楚楚!我们去问他们借来打鬼子用,他们不肯,三番五次去劝说,一口咬定说没有。我们抗日没枪使,他们却把枪埋起来锈坏。”说到这里,申茂更火了,用手指着两个犯人的脑袋叫着:“你们还是中国人么?要有一点中国人味,就把枪缴出来,限你们今天晚上缴出来;不然,就把你们吊起来,看你们硬,还是姓申的硬……”

申茂回头望望政委,见李正和老洪微微的在皱着眉头。他以为政委也在为这些顽固蛋生气,所以临走开时还愤愤的对李正讲:

“政委放心,我总会把枪搞出来的,不给他们点厉害,他们是不会把枪拿出来的。上次有个家伙就是这样,开始怎样动员都不行,可是一吊上梁头,就说实话了。他说了藏的地方,第二天我们就把枪挖出来了。”

回到屋里后,李正对申茂说:

“你们就这样搞枪么?”

“是呀,政委!”

“你们搞错了。……”

“啊!搞错了!”申茂望着政委严肃的脸,又望望老洪。老洪也简截的说:

“搞错了!”

“刚动队伍,动员一些民间的枪支是应该的。但是方式一定要注意。当然有枪的户,多是有钱的人家,都是过去防土匪买的枪,说服不太容易,但是我们还是要耐心动员说服……”

“嘴都磨破了呀!这些顽固蛋,不听咱那一套呀!”申茂以诉苦的声调对政委说。

“当时说不服,宁肯不搞,也不能扣押他们,”政委静静的说下去。“申茂同志,你知道这样作有多大害处么?当我们在一个地区还没有站住脚,鬼子、汉奸、中央军、地主都在到处散布谣言,污蔑共产党、八路军,而广大人民对我们还不了解的时候,你这样作,就会更增多造谣的人;同时这些有钱人都是些抗日不坚定的人,如果我们把他们逼得急了,他们会跑到鬼子那方面去,调过头来反对我们,多树立了敌人,这些都会增加我们活动的困难……”

“放了吧!同志!”老洪干脆的对申茂说。

当晚申茂就把那两个人放了。临放时,李正对那两个家伙说:“抗日是大家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把鬼子打出去。如果有枪不拿出来,那就是你的不对了!回去想一下吧!”

被解绑的人,对李正连连点头称是,回家了。他们又回到屋子里,李正又对申茂讲了些八路军的政策,特别重要的是群众纪律,接着李正把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解释给申茂听,最后李正说:

“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说明我们是人民的军队,环境越艰苦,我们就越应该注意纪律,我们一定要爱护和尊重群众利益,来取得人民对我们的支持和拥护。现在湖边环境暂时还平静,在铁道线上的敌人,还来不及向这边展。可是以后敌人伸展过来,环境恶化,我们如果没有人民的支持,就休想在这里站得住脚。……”

“是,是,我现在明白了!”申茂不住的点头。“从昨天你们来,我们看到枣庄队员的一色匣子枪,真是又羡慕又着急呀!这边动的人,都是些土枪,还不齐全,以后编到一起打仗,我们怕搭不上手呀!丢人是小事,影响战斗是大事呀!”“枪马上要换的,这没问题。”

“真的么?”听到老洪的话,申茂高兴了。他接着问:“和谁换呀!”

“和鬼子换!这还用问么?”老洪向李正笑了笑,亮的眼睛直视着申茂。申茂从老洪的话里听出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心,他的信心也树立起来了。

“对!就这样作!”

“那么,你谈谈临城的情况吧!”

谈到临诚的情况申茂是太熟悉了。战前他就在临城站作事,鬼子来了,搬到农村家里种地,虽然不在临城住了,可是临城熟人却很多,所以他也常到那里走走。自从拉起了队伍,他就不大敢去了。有些队员,由于家就在临城附近,还可以偷偷的进去,所以临城站的消息,他经常听到。现在他望着李正和老洪,不加思索的告诉:临城住有一中队鬼子,站台上驻一个鬼子小队,另外还有一个从东北调来的汉奸警备队。前些时从南北开来的兵车很多,大都是运的鬼子,从这里下车。临城驻满了鬼子,以后又转临枣支线向东开。听说是到山里进行扫荡。扫荡以后,鬼子兵车又从东开过来,从临城转道,南来的南回徐州,北来的北去兖州。鬼子扫荡是各地抽来的,就又各归原防。现在鬼子正在临城站北修水塔,每天四下抓人派人去给鬼子抬砖运土。说到这里,申茂叹口气:

“修水塔每天要伤不少人,不是作工累伤,就是做慢了被鬼子、汉奸打伤……”

“修水塔那个地方离站台多远?”老洪问。

“约半里路!”

“那里住有鬼子么?”

“为了监修和看守材料,听说那里临时住有几个鬼子和汉奸。”

“咱们能派人到临城里边去么?”

“能!一个姓陈的家就住在临城,他常偷偷溜回去!”“好!我们能把那里的情况侦察清楚,就有枪了!”

为了更有把握的完成这一任务,李正和老洪、王强商量一下。晚上,把彭亮找来,要他和姓陈的队员到临城站去侦察,因为彭亮过去跟司机跑车常到临城下车,在这里车上车下,都有些熟人,比较方便些。

第二天,彭亮打扮了一下,就和另一个本地的队员出去侦察了。

这天,天气晴朗。李正和老洪叫王强照顾队伍,他们带着小坡,由申茂带路,到湖边去看一下地形。出庄向南走出半里路,就到湖边,前边有一个土丘,上边有几户渔家。登上土丘,朝南一望,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湖光景色。只见满湖都是乍出水面被刈过的黄色枯草根和残荷梗,在枯草荷梗之间,有着许多交叉的小河道,像荒芜的陆地上的道路一样四通八达,靠近岸边有几只渔船停泊在那里。

申茂指着湖中遥遥在望的一个黑黑的山影,对李正和老洪说:

“那就是微山岛,距离咱们立脚的地方,整整一十八里!”他又向东南一个高地指去,“那是赤山镇,在沙沟车站的后边,现在是个鬼子据点,离微山岛只有十二里水路。”

“坐船到微山岛得多长时间?”“风顺一个钟头就够了。”为了要了解微山岛,他们走下土丘。申茂和船家很熟,他们雇了一只小船,顺着正南的一股小河道,向微山划去。湖面已结着薄冰,小船破冰前进,被击碎的冰块敲着船沿,铿锵作响。湖水冲激着镶着河道的冰岸,有的冲向平滑的冰面,有的冲向冰底,湖水顺着枯草梗窜出,叽叽乱鸣。直到这时,李正才看清,枯草下边并不是陆地,依然是水,只是人们循着水浮皮将水草的上身刈去罢了。草梗还是泡在水里,是枯草梗把水隐蔽住了。所谓河道,原来是渔民为了划船方便把这里的草梗连根拔去,水面就露不出什么植物了。

划了几里水路,李正向四面了望,像到了一望无际的黄色草原。成群的水鸟在水面上旋转,突然远处草原里冒出两股白烟,接着“通通”两声炮响。

“什么事?”

“那是渔家爬在小溜子里,钻进草梗子里在打水鸭子哩。”接着申茂指着两边的草梗说:

“到来年春天,这苦姜长起来有一人多深,我们可以隐蔽在里边打鬼子,敌人找不到我们;我们水路熟,可以消灭敌人!政委,这真是好地方呀!一到夏天,满湖都是荷花,这湖里尽出宝物:藕、莲子、鸭蛋、鱼……”

“对!这确是个好地方!”李正、老洪都连连点头。小坡向西南遥望着,在水面上看到几个灰色的村影,他叱呼着:

“那边不是还有庄子么?”

“不!”申茂说,“那正是湖中心,哪里来的庄子?这是停在卫河1两岸的船帮,他们都是三五十只,百多只的聚在一起,一年四季停在一个地方,以打鱼为生……”——

1卫河正从湖里穿过。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青玉案·元夕 仙图壁纸019 林杭景萧北辰小说 烈焰精灵解飞桶 外星文明继承者笔趣阁 国民偶像 校园大少3郭念菲 末世之水主沉浮 莫问瑾瑜归何处txt 奶之狂想曲之恋乳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