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南京1937

关灯
护眼
第5节(1 / 1)
强烈推荐: 我才不是龙傲天 兄dei 故道幽魂 绝品弃主 重生绝者之路 [来自星星的你] 反正不是人! 生生世世只爱你(温馨型) 天赐王妃 紧紧抱着你

3年后的1931年秋天“一夕会”的三个成员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和土肥原贤二在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和日本国内激进军官的支持下经过精密策划率先在沈阳向中国守军发起攻击旨在一举解决“满洲问题”“九一八事变”终于爆发。至1945年共招生61期培养了陆军军官。后又设立预科和本科航空专业独立建校。特别强烈地主张强硬政策的是军务局军事。陆军士官学校创建于1868年几经改名和改制1874年正式被命名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次年开始正式招生最后招生对象以高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为3年下设步兵、骑兵、炮兵、工兵、后勤、航空等学科。张学良将军晚年回忆当初对日军的行动。随后日本关东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和田中在士官学校同期的武藤章大佐高兴地。”他们认为这是全面侵华的绝佳时机。1937年日军第16师团士兵东史郎在后来那本著名的日记中记述了当年初秋在天津大沽口登陆时的心情“昭和12年9月12日船到达了大沽海面……这下终于到达了支那。大陆大陆憧憬已久的大陆但大陆在地平线上就像好多好多船只浮在水面上一样在遥远的海岸那边低低地伸展……真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大地”

这肯定不是一本读后能让你感到愉悦的书。

在事变爆发的前4天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秘密地向一个月前上任的日本新首相近卫文麿提出建议“为了日本帝国的利益要给中国致命一击。”事变爆发的消息迅速传到日本东京。日本评论家田原穗一郎后来在自己的著述中记叙了当时日本军界的反应“这时候陆军省正在举行例行课长会议这里的出席者也几乎都对事态表示了欢迎应给中国以决然地打击的意见占了绝大多数。

以上三人都是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可以说陆军士官学校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摇篮。

说起这个情结想是很复杂的也。这时候日本军部里虽有“事变不扩大”一说(以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石原莞尔为代表)但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不扩大派”只是主张蚕食中国而非鲸吞。

7月9日日本近卫内阁虽然通过了“不扩。这只是谋略上的不同于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当日在中国北平郊区中日双方一度达成停火协议。当事人之一的驻华武官今井武夫少佐后来这样回忆“(11日)下午二时一步刚路进特务机关不由地感到室内的气氛为之一变。对方是某参谋通话的内容是今天东京的内阁会议已。这时从天津军参谋部来了紧急电话立即赶到电话边。万一已达成了协议也需要破弃”

7月17日中国国民政府首脑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随后调集第26军、第40军等部北上驰援。在总体实力上依旧羸弱的中国政府在以美国为首的孤立主义和以英国为首的绥靖主义流行国际政坛的背景下在没有一个真正的盟国的条件下还是决心独自与日本一战。

后来的事实证明对日本的这一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曲。以美英为主的国际社会对日本一步步的侵略和对世界构成的威胁所持的淡漠态度让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忧虑。后来率先对日军南京大屠杀进行整体报道的英国著名时事记者田伯烈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谈“中国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态对于全世界人民不管是集体安全主义者或孤立主义者都有着切肤的关系……我们必须树立永久的集体安全制度以保护爱好和平的国家使其不受侵略。然后我们才有和平的希望。我们必须觉悟到休戚与共的至理精义然后我们才能消灭战争的暗影。”但是当时更多的主流的民主国家看不到这一点。

中日两国的冲突愈演愈烈。

7月底爆发了“通州事件”滞留在通州的日本留守士兵与武装侨民被中国保安团尽歼日本国内媒体对此进行了大肆渲染日本昭和天皇遂有“膺惩暴支”的说法两国战事迅速升级。至此第二次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和日本

这两个民族终于无可挽回地作最终对决了。

战争爆发后根据日军在作战中得到的材料证明至少在1936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就已经有了作战的思想准备。在后来向南京追击的日军第16师团一部在句容附近得到这样一份材料“蓝色的封面上写着“极机密文件”五个红字内容是《日本战时陆军兵员及编组之判断》(1936)、《日本陆军秘密扩充兵力之判断》(1937)、《日本陆军新编制装备之判断》(1937)。日本人说“我在这里了解到当这次战争开始时敌军是如何调查我军内情如何准备同我军作战的。”

蒋介石的庐山讲话让日本方面颇为意外。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中国的退让。虽然近年来的增兵已使对华战争呈箭在弦上之势但他们至少在这一年还没彻底完成全面对华作战的准备。在我看来日本虽然向华北增兵但最初仍抱有通过武力迫使国民政府让步扩大日本在华北的利益的想法。当时驻屯军中国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少将即认为事变不会扩大可以控制在华北周围一切尽在日军的掌握中。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大佐和武官今井武夫少佐和桥本的想法一致甚至远在东京的日本一些内阁成员也怀有这样的看法认为只不过是“第二次类似于满洲事变那样的事情”。但这一次中国国民政府的态度之坚决让他们失望了。

毕竟他们应该失望一次了。

日本在“清醒”后马上也采取了行动内阁进入战时体制并在国内进行总动员。在8月26日的早晨7点日本青年东史郎接到征召令。6天后他出发了“母亲和重一来与我告别我们在旅馆楼上相见。母亲很冷静重一也很冷静。接着母亲说这是一次千金难买的出征。你高高兴兴地去吧如果不幸被支那兵抓住的话你就剖腹自杀因为我有三个儿子死你一个没关系。接着她送给我一把刻有文字的匕首。母亲的话让我多么高兴。我觉得母亲特别伟大。没有比这时更知道母亲的伟大了。于是我在心中坚定地发誓——我要欣然赴死队伍为了与充满爱国热忱的民众相呼应特地绕一程远路走向车站。群众拥挤着在一片欢呼声中送我们出征。在群众中发现了熟人的士兵一一与众人惜别。我一面沉浸在沉重的对国家的赤胆忠心中一面咬紧牙关朝前行进。我早已明白了这一切早已义无反顾所以无论出现什么样的事态我都不会吃惊我可以冷静地等着它们的到来。因此对这种群众集会、欢呼、沸腾的热情我都泰然处之冷静沉着地观望着只报以温和的微笑。从列车的所有窗口伸出来的头和手从月台的护栏伸出的像森林般密集的脑袋、胸脯、手臂像波浪一样起伏。野口后备兵的爱妻四处奔跑寻找她亲爱的丈夫的身影。野口也大喊了好几声挥过好几次手但妻子没发现丈夫。妻子深切的离别之情通过这热烈的气氛传给了她的丈夫。‘呜——’一声汽笛如箭一般划过天空机车吐着白烟轰隆轰隆地响了起来。列车开动了。群众的叫喊声更加响彻夜空。‘万岁万岁’只有这一句话。一首伟大的交响曲一张感情激越的乐谱。在爱情、离别、激励、怜爱等诸多感情高昂交织之中列车驶出了站台把人们激昂的‘万岁’欢呼声丢在了后边。沿途无论是凌晨一点还是两点人们络绎不绝点燃红红的充满赤诚的篝火等着列车通过的那短暂的瞬间。他们在铁路旁边点燃篝火为的是向他们的战士送去欢腾的激励。”

这是日本士兵所谓出征前的真实的场面。

早在1878年日本陆军即发布《军人训戒》要求帝国的军人誓死效忠天皇为天皇战死是一种荣耀。1882年又下达了《军人敕谕》要求全体将官和士兵发扬以忠勇为核心的武士道精神。60年极端的军国主义教育已经使它们的国民和士兵都具有了为天皇开拓疆土和赴死的“决心和勇气”。

两国的对决就这样正式开始了。

很快日本内阁批准了参谋本部编成华北方面军的建议任命寺内寿一大将为司令官辖两个军团进行华北作战。16年前巴登巴登集团的军人们纷纷挎上军刀来到中国魔鬼期望的时代来临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灵魂之力的小说 女友嘉莉TXT 嚣张拽狂妃 活人禁地有声小说 北斗神拳片尾曲 果园飘香之独宠医妃番外 极品家丁之苗寨欢歌 网游之三界最强小说 强jian系列五部曲 重生之爷太重口了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