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辽沈战役新探

关灯
护眼
第17节(1 / 1)
强烈推荐: 网游之血焚天下 恶整狐狸精 完 家庭教师微暖 设计 妃出升天 天生黑客之疯狂的键盘 爷是妖孽,爷怕谁? 悠久之翼 娇养丫头

不打廖你说对了,是因为条件不成熟,不能去打否则不会冒险去打锦州不要看历史上打得很轻松,其实没打之前谁都没底,塔山是否阻击得住(敌人又增加了兵力),锦州是否能迅速打下了(万一再打成四平怎么办),廖军团南下时是否挡得住,补给是否跟得上……攻锦的风险极大,能打野战林绝对不会去攻坚

这叫作攻敌之必救来救援则打援军不来援军则攻下锦州扼驻东北的咽喉

这个是不可能的林如果可以和沈阳援兵打野战,他不会去南下打锦州想想为什么廖出沈阳后林不打呢?要知道消灭了廖,东北就完了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想打就可以打的林一开始部署的兵力并不是主力攻击锦州,这表明林一开始就对沈阳援兵有想法,毕竟围点打援是最理想的打法,但并没有打成何况就算是打野战,沈阳的那30万也不是一口可以吃掉的,不要以为后来2天就消灭廖,打起沈阳主力没有什么问题远的去看看缺水缺粮,自陷绝地的74师,近的去看看淮海围歼黄军团,付出的代价小吗?就是廖军团被全歼后,被俘的将领不服气的大有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哪怕打同一个对手结果也可能相差很远为什么说国军指挥这个行动需要一个有绝对威信的军事统帅,援兵出动的时机,进展的速度等等都需要军事统帅主持,不是象我们这么简单说说的10万人可以把1万人包饺子,同样也可以被1万人各个击破差别就在于统帅的能力

而且那时锦州已经不是重点了,华北在林南下时就可以准备了,9月12日辽沈打响,10月2日,华北增援的部队就已经到了葫芦岛,10月14日林才正式攻打锦州城再举个例子,林在辽沈战役后,11月23日,林的主力部队开始南下,到12月11号,就完成了对华北国军的战略包围先不说那么多,你认为华北先集中8到10个师去葫芦岛需要多久?

2)几个师威胁东北大军赖以为生的补给线并非不可能。想想哈尔滨到锦州有多远,林那么漫长的补给线怎么可能分兵保护?何况林还没有制空权,虽然国军的空军能力不能和美军比,但运气好的话,可以给林补给毁灭性打击(比如后来运到锦州的那1700吨弹药就全部都装在一辆火车上,这里也可以看到前线部队弹药需求的急切好象是火车在国军飞机轰炸铁路前就走掉了,这个记不清楚了,但运气坏的话,真的很难说不说国军炸掉火车了,只要能停滞住火车,那林攻锦作战就可能受到影响,塔山那边弹药消耗非常厉害,据说林在弹药未运到时,亲自把关弹药的使用,要人时刻向他汇报,更别想象后来围歼廖时如果弹药跟不上会怎么样了)

至于关内,杜在辽沈战役前好象就制定了一个主动攻击华东部队的方案,可惜由于其去东北收拾残局,计划被刘改的面目全非如果可以放弃派系之争(那个战略能成功的话,这个是一个条件),关内短期内又没有东野的威胁,白集团会那么袖手旁观?至于刘邓的大别山,是个以重大的损失换取减轻其他战略区压力的战略,我认为这个和战略反攻毫不沾边什么时候能把自己实力大减(关内次强的野战军之一元气大伤),敌人却没有什么损失(无论经济,军事)的计划叫战略反攻?

郑洞国返沈后卫立煌即召集各将领开会大家一致赞成卫的计划而主张不实行蒋介石的计划。其中尤以廖耀湘、赵家骧、罗又伦等主张最力。于是卫再派赵家骧、罗又伦赴京见蒋陈述利害得失。”

其次,为什么那么多年后才揭露出来卫是卧底?现在当事人大都不在了,死无对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女儿婚礼父亲致辞简短大气 江湖遍地是奇葩 幻境森林免费观看 北京天极限挑战 曾许诺殇小说 蝉鸣之夏停更了吗 秦简重生之高门嫡女txt 缠关于一对同居情侣 也许我就是bugtxt 青春之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