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东美周郎

关灯
护眼
第七章 两代霸王(1 / 1)
强烈推荐: 至尊神格 追夫猎女 今生今世 恩公,别难为情 灵脉风云 近水楼台 女大十八变 变装女秘书 无限破晓

鲁肃走到近前,你今日看,“公瑾,都是得自于他中,道:认真看,合揖一礼!还有他后来因为老师的讲述生出兴趣,只是电视剧里,基本上就是诸葛亮的陪衬,是孙权与刘备两边的传声筒,最重要也就是个两大集团合作的居中联络人。周瑜前世对于鲁肃的印象,也就基本止于此,露出欣喜地微笑,”

但是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鲁肃却是个忠,鲁肃的表现比之书上更加不堪,完全就是诸葛亮的配角,

今日天高气爽。甚至都有些丑角搞,风和日丽,湖上只有微微的波浪,波浪更小,近到此处。湖中的倒影十分清晰,周瑜仔细打量,只见自己现在的这具身体长身玉立、身姿挺拔,身高放现代来说,绝对有一米八,比自己前世还要高上几公分。虽然高,但却并不显瘦弱,体型匀称,身体比例也十分协调。面孔白皙如美玉,俊秀中又不失英朗,显得英气勃勃,温文儒雅,而且又有一种无畏、果敢的锐气与朝气。

现在的他,虽然代替了原本的周瑜,但接受了周瑜的身体与记忆以及一切等等,便也同时接受了周瑜的人际关系。而这关系中,自然便有周瑜与孙策坚固而深厚的友谊。这不止是客观接受,像读取资料一样,而是也连带着原本周瑜的内心情感与喜好。

尤其在这物质文明相比于现代十分落后的古代,避世隐居的生活会更为艰苦。没有自来水,没有燃气灶,没有一切方便于生活的家电设备,就连去采购,都没有得集中方便的大型超市可去。躲到人迹罕至处去隐居,恐怕一切都得要自力更生。

但世事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老天爷似乎也专爱跟人开玩笑。想穿越的人,千方百计欲求一穿而不得,不想穿越的人却一个小小的落水意外就莫名其妙地穿了。

鲁肃见周瑜露出笑容,心中的那点忧虑也不禁又松了,亦神色轻松地笑道:“这居巢自古人杰地灵,倒确是出过不少名人的。有上古圣人教之巢居,号‘有巢氏’,亦曰‘大巢氏’,后人更尊称为‘巢皇’;唐尧时,有大贤士巢父与许由,尧帝闻二人贤名,欲禅位于巢父,巢父不受,再禅位于许由,许由亦不受,皆避世而隐居;楚汉时,则有楚国谋士范增,被楚霸王尊为‘亚父’,若楚霸王能在鸿门宴上听从范增之计,杀了高祖,那楚汉之争必是另一番结局,也没有时至今日大汉四百多年的天下了。”

说到此处,鲁肃已猜到周瑜要说的谁,带着肯定的语气问道:“公瑾刚才想到的莫非便是范增?”

周瑜点头笑道:“不错,正是此公。”

他刚才灵光一闪所想到的人,确实正是范增。范增是居巢人,这点不但他前世的女秘书林妙美在为他介绍巢湖历史名人上说到过,他未附身前的周瑜所曾读过的《史记·项羽本纪》上也有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计。”

范增是楚汉时期的人物,正是大汉开国之时,而现在则是汉之末代,大汉将要终结之时。雄立天下四百余年的大汉帝国已是日暮西山、垂垂老矣,如同日不能倒行、老不能返童,大汉的气运已无可挽回。这一点,但凡天下有些见识的仁人智士,都可预见得到。尽管大家都还尊着汉室正统,口称着汉臣,但内里的心思都心知肚明。

周瑜在这个时候说忽然想起范增,那这走神不算是天马行空、胡思乱行,而正是感怀天下的走神。

另还有一层,则涉及他们将要投奔的人——孙策。

孙策此时已有“小霸王”之称,前有楚霸王项羽,今有小霸王孙策。两人都是勇力过人、武艺超群,都是天生的战阵高手,更都是同崛起于江东。他们的武力,他们的性格,他们的称号,甚至他们起步的命运与经历,都是何其地相似。

大汉开国之时江东有位楚霸王,大汉将要终结时,江东则出了位小霸王。两位霸王是否会有同样的命运与终结,孙策是否会走上项羽的老路,他们是否都争不过这大汉?鲁肃想到这几点问题时,不禁有着满满的忧虑。

孙策这位小霸王,他自此都未曾谋过一面,一切都是听凭周瑜的转述。他相信周瑜的选择,相信周瑜的眼光,而且两人间有着深厚的友情,所以他选择无条件地信任与跟随周瑜。

可此时周瑜却忽然提起范增来,由此联想到项羽与孙策这两位霸王,鲁肃一时也不解周瑜究是何意。

看着鲁肃疑问的眼神以及方才的神色变幻,周瑜不禁心中苦笑。他哪有什么那么多的隐喻暗示,他不过是被鲁肃问到,而走神的原因却不能实说,所以随便拉个什么搪塞。但这搪塞的理由却还得多少与刚才的谈话有些关系,不然显得太过天马行空、乱七八糟,会让鲁肃误会他又犯病。

灵光一闪想到范增,他也不禁佩服自己的急智,这个人物与理由也确实找得很对口。不过继续挖深想下去,由范增联想到项羽,再由项羽联想到孙策,却倒是不曾想让鲁肃生了忧虑,起了些误会。心中苦笑罢,他含笑安慰鲁肃道:“子敬放心,伯符决非楚霸王。我与他相交多年,岂能不知?他性度阔达,知人善用,更能广取良策,决不是位听不进建议的霸王!”

伯符,便是孙策的字。周瑜与孙策乃至交好友,一向是互称表字。且周瑜这时还未正式投奔孙策,两人的关系还是兄弟情分,并无上下主臣之分。

鲁肃听得周瑜解释,心中忧虑尽去,笑道:“我自然是信公瑾的。”

周瑜听得鲁肃的话,也是心中松了口气,却还是又道:“我想到范增,只是忽尔想起,并无他意!”说罢瞭望了巢湖一眼,长舒口气,有些感叹地道:“其实自古成王败寇,若范增能助项羽最终成就了天下霸业,楚代汉延续了这四百年基业,那么今时今日,范增的声名恐能比肩于姜太公!”

姜子牙八十而挂帅,范增七十而出山。一个被武王尊为“尚父”,一个被霸王尊为“亚父”。这两个老来才建功业的人物,也是十分地相似。区别只在于,姜太公助周武王伐纣成功,兴周八百年;而范夫子则没劝得楚霸王言听计从,楚国只兴了几年便被刘邦这无赖覆灭。如果范增真能助楚而成,那就活脱脱另一个太公式的人物,如何不能直追而比肩。

关键就还在那四个字,“成王败寇”。成是王败是寇,成就了帝王业,成就了正统,就是占了很大的名份。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就要做好被泼污水的准备。

鲁肃听得周瑜的这番言论,不禁眉头微皱,觉着周瑜把范增看得过高了。但再又想想,却又找不到什么反驳点。“成王败寇”这四字实在是让人无可反驳,即便范增的本事未必有姜太公那么大,但范增若真的助楚而成,经过胜利者书写的史书粉饰,名声确实可以直追。“史笔如钩”这几个字,真正的仁人智士都是不会轻信的。

所以,鲁肃皱了眉头又舒展,点头同意道:“公瑾说得是!”又感叹道:“可惜,范增未能成为另一位太公!”

周瑜转头看着鲁肃,认真地道:“如果我们也不能够成功,开创一番盛世大业,占据正统的名分,那么,我们将来也会遭后人所诟,声名不显,甚至被恶意歪曲!”

就像后世周瑜被遭受贬低一样,真正了解这个人物,知道他的为人与才能的少之又少。鲁肃在后世其实也一样,虽然没有周瑜那么惨,但也被人贬得很呆。

鲁肃听得这话,却反而胸膛一挺,头颅也更高昂了一些,语气虽平淡,却带着无畏地道:“男儿当世,既立此雄心大志,又何惧史笔如钩?只要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便以足慰平生!”

两人相视对望一眼,不禁放声而笑。风吹过,湖面波浪生。

=========================

粉嫩地新人求票票,求收藏,望各位大大大力支持~!!

感谢各位书友鼎立支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艳色向日葵 辅佐相公夺帝位:妾身六儿 结局 圣徒之白氏崛起 开拓美洲大陆 齐国大王 恶徒讲的是什么 末世中的女配小说 重生之纨绔天才r 红颜两世倾城劫 快乐时光作文 等到花儿也谢了吉他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