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 周岁礼(1 / 1)
强烈推荐: 大清颠覆者 第一法师 小雨之蜕变式性爱 逗情狐狸精 那些破事儿 先种桃子树 冷情复仇伪天使 投胎(下) 骚妇浪荡史

杨沫沫知道单凭她一个人的力量、是改变不了当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的,

古时候的人家,心里更是因自己不能给一家人好,待那金瓜籽儿被王二郎放在,也没忍住心酸、悄悄的别过脸抹去那溢出眼角的泪花,就连杨大柱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但她却可以通过自,杨沫沫才看清所谓的“金瓜籽儿”并不是她,而是晒干的南瓜籽儿,就是因家贫怕将来筹备不起女儿的陪嫁妆、耽误女儿嫁人,总之说来说去都是因为一个“贫”字!

王二郎闻言忙提起茶壶往圆口茶杯里倒了茶,把茶奉上后先礼貌的同刘氏问了安,随后才到里屋抓了一大把金瓜籽儿出来。听了杨七娘那稚嫩的话语后,之所以愿意把亲生闺女送去给人家当童养媳,不是因家贫无力养活,想来这里的人把南瓜称作金瓜。

这时在田里干活的杨大柱扛着锄头一路小跑的赶了回来,“那丁牙侩上我们家来:一上船就喘着气儿问道?你没犯傻答应她什么事儿吧?”

话说打那天以后,而天气也依旧阴沉沉的不见日头,杨家一连几日都是吃野菜糙米粥,那片黑滚滚的乌云更是过了好几日都没散去。

刘氏说完就背着杨沫沫上了田埂慢慢的往岸边走去,一路上都没像往常一样拿话哄杨沫沫,只顾想着如何用最少的米和菜,做出能让一大家子果腹的饭菜来,杨沫沫知道刘氏心里在为一家人的温饱愁,于是便乖乖的趴在她的背上,不胡乱吵闹给刘氏添堵。

杨沫沫读大学时主修的是“水产养殖学专业”,这项专业对沿海城市一些搞海养殖的企业十分有用,而杨沫沫毕业后想回到家乡陪伴母亲,于是才会学了这么一个在自己生长的海滨城市比较吃香的专业。

杨大柱也知道带杨沫沫去城里看病要花上不少钱,于是提完点子后就一声不吭的抗了锄头往田里走去,想把田里的农作物给整治好了,待丰收的时候才能多卖点钱、补上这次给幺女看病花出去的那些钱,而刘氏见杨沫沫阖着眼睡着了,便也起身出去忙活了&h11p;&h11p;

杨七娘听了甜甜一笑,用缓慢且有些不利落的稚嫩语气答道:“阿爹不用担心,我取了茉莉花儿来给小妹闻香,小妹闻了后还冲着我笑了,那小脸上的笑容可甜了。”

这时杨大柱和刘氏的大女儿、杨七娘已自个儿穿好了衣服钻出了船舱,乖巧懂事的说道:“阿母,让我随阿爹一起出海吧,我可以帮阿爹照看妹妹,我一定会抱着妹妹乖乖的坐在船舱里,不会乱跑乱动让妹妹掉到海里。”

但是这也不能怪杨沫沫疑心太重、心思太敏锐,毕竟杨沫沫没穿越前自小生长在单亲家庭里,父亲在她十岁那一年出轨背叛了母亲,并且母亲捉奸在床时还带着年幼的杨沫沫,于是那个不堪的画面就变成在杨沫沫心底扎了根的梦魇。

几位近亲好友的话儿虽说得直白粗鄙,但倒也不无道理,杨沫沫听了心里也小小的得意了一下,为自己的英明决定窃喜不已。

而杨大柱本就不在乎杨沫沫会选什么物事,所以众人一挑好话儿说他就乐得何不拢嘴,连连谢道:“多谢吉言,大家伙儿请到船下用饭,我浑家已煮了长寿面招待大家伙儿。”

这船上的地方小,所以刘氏就在厨房边上搭了几张桌子,把面往桌子一端就扯开嗓子招呼近亲好友下船吃面,而杨沫沫的抓周儿礼,也以大家伙儿热热闹闹的吃着长寿面划下了句号。

杨沫沫以为大家伙儿吃完长寿面各回各家后,刘氏就会把她这身红彤彤的新衣裳给换下来,哪知待那些近亲好友一走,刘氏就又开始忙开了,先把从村里借来抓周的物事都给还回去,紧接着又到山上摘了一把鲜艳的鸡冠花和千日红。

杨沫沫这边正不解刘氏怎么突然去摘了一大把花儿回来,刘氏那边却已招呼上方氏,让她帮着提刚刚祭祖的那些祭品,自个儿则一手抱着杨沫沫、一手拿着鸡冠花和千日红,一路往上山的寺庙走去。

7788小说网。⑧ooyuLe。

待路上遇到几个相熟的人相互打招呼,杨沫沫才从他们的谈话中得知刘氏是要带她去山上的寺庙“拜七娘”。

杨沫沫不知何为“拜七娘”,所以一路上都竖着小耳朵仔细听刘氏和方氏的交谈,最后才弄明白所谓“拜七娘”乃是闽南一带特有的风俗,这一风俗中的“七娘”也被闽南人称作七娘妈,是闽南一带所有小儿共同的“娘”,也是一位受闽南人尊崇的神明。

闽南一带的小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小儿,除了带上丰盛的祭品外,还会另外带上一些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里祭拜七娘妈,祈愿七娘妈保护小儿平安长大。

杨沫沫其实很想问一问刘氏,为何“拜七娘”除了贡品外还要带上鸡冠花与千日红,不过刘氏和方氏一路上都没讨论到这个问题,杨沫沫也只能把带这两种花理解为“拜七娘”特有的风俗习惯了。

到了寺庙后刘氏便抱着杨沫沫开始虔诚的祭拜,祭拜的仪式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刘氏祭拜完七娘妈后,从袖子里掏出一枚铜钱和红线,先是合在掌心绕着香火转了三圈,后才把这两样物事串在一起系在了杨沫沫的颈上。

刘氏边把铜钱系在杨沫沫的颈上,边低声念叨道:“红线和铜钱乃是七娘妈所赐,八娘你一定不能让这两样物事离身,一定要戴倒及笄之年的七夕节才能取下这两样物事,取下后要将这两样物事送到七娘妈这儿来,并备礼答谢七娘妈多年来对你的庇佑&h11p;&h11p;”

这些话儿若是真正的小儿哪听得懂?

所以杨沫沫知道这只是刘氏当着神明的面说的吉利话儿,也算是在七娘妈面前许下承诺,许明只要七娘妈能够保佑杨沫沫平平安安、无灾无难的成长,待杨沫沫一到及笄之年他们一家便会备礼还愿、感谢七娘妈的庇佑。

一直到刘氏带着杨沫沫拜完七娘妈,杨沫沫的周岁礼才算是真真正正的过完了,而杨沫沫也逐渐的适应了小岞村的一切,慢慢的让自己努力的适应新身份和新日子,努力的让自己不要去回想上一世那多姿多彩的生活。

清晨的阳光化作点点金光、零零散散的散落在水面上,湿润的海风夹杂着淡淡的腥味轻拂过海面,天际的朝阳才刚刚跃出海面、刘氏就已经忙开了,而杨沫沫则坐在小小的围椅里,睁着圆溜溜的小眼珠打量身旁的一切&h11p;&h11p;

放眼看去,只见几十条大小不一的木船斜横在水面上,同住在水边的渔民们有的在沙滩上晒渔网,有的正在修补木船。他们背后那片同沙滩接壤的6地斜坡上,零零散散的搭着几座草棚,草棚内隐约可见妇人们忙碌的身影&h11p;&h11p;

时光就在无数个这样的清晨里慢慢流逝,转眼间杨沫沫已快两岁大了,穿越到小岞村也有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来让杨沫沫慢慢的对渔家人的生活场景倍感熟悉,尤其是每日清晨众人忙碌着的这副景象,每天都像一副简约的素描画般呈现在杨沫沫的面前,更是让杨沫沫慢慢的把自个儿融入到这副素描画中。

随着呆在船上的时间逐渐拉长,杨沫沫慢慢的也摸清了她的家的每一个角落‐‐‐根据杨沫沫的目测,她估测杨家一家人是生活在一艘长约十二米、宽约两米的新船上,一旁并排停靠着的旧船体积应该和新船差不多,只是使用的年份多了一些。

因刘氏成天在船上和岸上的草棚里两头跑,所以杨大柱便在船头养了一条黄狗,平日里让黄狗看着船,免得让什么生人靠近偷偷的把杨沫沫拐走,那只黄狗见到生人就吠、倒也还算是尽心护家。

而打从迈过“送女”那个最难熬的难关后,之后杨家的日子便一天天的慢慢好了起来,杨沫沫知道在这一年多里,杨大柱不但在船尾装了个小小的炉子、供平时偶尔开小灶用,还在岸上的厨房旁添了个大鸡笼,鸡笼里罩养着十来只杨大柱从城里买回来的鸡。

那些鸡下的蛋儿,有一半到了杨沫沫的肚子里,另一半则由杨大柱带去城里换些柴米油盐回来,杨沫沫眼下坐着的、类似现代学步车的围椅,就是杨大柱拿一篮子鸡蛋同一个木匠换回来的。

这个围椅设计得十分巧妙,把杨沫沫小小的身躯放进去后,杨沫沫可以坐也可以走,不过这椅子始终是笨拙的大物件,以杨沫沫的体力走上几小步就拖不动它了,所以刘氏也就无需担心杨沫沫会拖着椅子乱跑,忙活的时候就把杨沫沫放在围倚里让她自个儿玩耍。

就在杨沫沫睁着小眼睛四下打量时,刘氏已经做完厨房的活计,端着刚刚到小溪边洗好的衣服上船来晾。

只见刘氏边把洗好的衣服晾在船侧架起的竹竿上,边看着杨沫沫“咯咯”直笑‐‐‐原来杨沫沫呆在船头看岸上的风景看腻了,想拖着小围椅转个方向看海景,无奈她身子太小力气不够,所以无论她再怎么努力、那小围椅也只被她拖离原地一点点距离,这一点点距离让杨沫沫最终一脸沮丧的坐在了椅子上,嘟着小嘴、瞪着把她困住的围椅。

正是杨沫沫这副可爱的模样把刘氏给逗笑了,刘氏笑了会儿、像是想起了什么般,冲着在船尾收拾渔具的杨大柱说道:“当家的,咱家阿妹快满两周岁了,是不是该给她取个名儿了?”

这时,调皮的杨六郎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边偷偷的伸手捏了捏杨沫沫圆嘟嘟的脸蛋儿,边抢着答道:“阿母,小妹是该取名字了,我像她这么大时早就有名字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重生之公子很倾城 北城的北 小说 飘渺仙峰恐怖存在 蚁族崛起攻略详细 灰原哀 二十四天星详细图 不到苏州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重生清朝幸福生活txt下载百度网盘 妾美不及妻结局 皆大欢喜古装 重生茶香满星空 呆提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