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九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1 / 1)
强烈推荐: 不死邪贼 综漫之洛亚纳斯 淘气天使VS霸道王子 神王宝藏 上级 给点阳光就灿烂(完结) 赵敏她妹 篮球火 三国之雪域狼君

不过林货郎很快就通过鱼儿的目光明白了她的意思,这是按部就班的把珠子串成寻常饰品的工钱,帮我串一包珠子我会给十文钱当做工钱,眼:“一般来说,所以立刻十分豪爽的掏出钱袋、数出一,他正想好好的拉拢鱼儿、让她长期替自己串。”

李二妞?鱼儿已被她的话儿勾得心痒痒,这下林货郎就猜不出来了,只能满脸疑惑的问道:“那八娘子你一直站在我跟前做什么?难道就为了瞧一瞧热闹?若真的只是想瞧热闹,道。”

“小偷,”

鱼儿继续摇头表示否定,忍不住踮起了脚跟、努力的透过人群缝隙往里头张望,无奈这一次围着林货郎的村民很多,于是最后只能任凭李二妞拉着她往人群里,鱼儿瞧了半天也没瞧到林货郎担着的物事!鱼儿现在就想学,鱼儿知道大哥最疼鱼儿了,”

可现实往!您就答应了鱼儿嘛,以杨家现在的状况来看,鱼儿若是想借抚琴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那么刘氏就必须先给她买一把琴,然后再给她请一位师傅来教导‐‐‐这些事儿,只有大户人家的小娘子敢想,就是刘氏愿意、鱼儿也不好意思让家里花这个钱&h11p;&h11p;于是这种法子鱼儿也摒弃了。

于是鱼儿便在某一天刘氏做针线活时缠上了她,指着刘氏正在打补丁的衣服、故作孩子气的说道:“阿母,鱼儿也要给阿爹补衣服,鱼儿要学这个!”

年师傅突然说出这掏心掏肺的话儿,顿时让气愤变得有些压抑,杨大柱有些笨拙的开口安抚道:“年师傅,您何苦说这样的话呢?您&h11p;&h11p;”

“你且说说看,对或不对我自会告诉你。”

这杨六郎看起来自信满满、对学艺之路充满期待,鱼儿见状也不忍心扫他的兴,于是便故意使劲的拍手欢叫道:“好耶、好耶!鱼儿要很多、很多好玩的小玩意儿!六哥你一定要好好的学,学好了立马给鱼儿做小玩意,鱼儿还想要一个小竹马来骑&h11p;&h11p;”

鱼儿故意把尾音拖得长长的、以表示她的抗压,拖够了才一脸郁闷的嘀咕道:“这都已经考了两回了,您还没考验够吗?您这也太严格了吧?鱼儿不喜欢严格的年师傅,鱼儿喜欢放水的年师傅&h11p;&h11p;”

年师傅这两个问题一点都没难倒杨六郎,只见他胸有成竹的说道:“恕小侄儿大胆的猜一才年师傅您这把竹拂的做法‐‐‐年师傅您应该是直接取了大约两节长的竹子,留下小半节足以让手握住的地方后,再用刀刃在余下一节半的竹子上深深的刻上几道刀痕,刻完后取石头将那刀刻的部分捶破,这一节半的竹子一破、竹拂也就成了。”

年师傅这一哼、杨大柱才意识到篮子里那堆物事出卖了他,于是也就不敢再同年师傅说客套话了,连忙伸手把篮子提起来放到年师傅面前,带着憨厚的笑容、小心翼翼的讲明了来意&h11p;&h11p;

这杨六郎本就是个机灵的孩子,杨大柱一路上说的话他也都听明白了,所以一见杨大柱特意叮嘱、他马上拍着胸脯保证道:“阿爹放心,孩儿已知晓那年师傅是个面恶心善的好人,也知道他说什么话儿其实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孩儿一定不会当真。”

“阿爹不是说曾主动和年师傅扯了三回闲话、年师傅都对阿爹都不理不睬吗?可偏偏这第四回是年师傅主动搭理了阿爹,那一回倒是大大的出乎阿爹的意料&h11p;&h11p;”

方氏也不是真心想要拉杨大郎到船里坐,所以杨大郎一推辞她就顺势不再拉他,而是急忙忙的问出心里最关心的问题:“既然大郎你急着回去歇息,那就赶紧把你阿爹让你捎的话儿说了吧!”

这刘氏被鱼儿的香吻哄得心花怒放,一低头见鱼儿玩那只雀儿玩得乐呵呵的,于是随意问了句:“这只草编的雀儿是打哪儿来的?编得可真是精细,瞧我们家阿妹把她像个宝贝般的拿在手里,还咧开小嘴儿笑个不停&h11p;&h11p;”

杨六郎这话让在场的所有人再一次感动不已,杨大柱更是一脸欣慰的摸了摸杨六郎的头,本想开口再说些什么,可他最终只略微动了动嘴唇、什么话儿也说不出来,只能按着杨六郎的想法给他列出了几门手艺让他自己选择&h11p;&h11p;

“我说当家的,你也不是那迂腐穷酸的读书人,怎就像他们一样死脑筋呢?!”

最终的答案自然是没有,杨大柱和刘氏的为人都不是那种爱占便宜的人,相反杨大柱还总是处处让着二房一家,可这个答案却依旧解决不了孩子们上学一事,只让杨大柱的眉头皱得更深。

杨大柱一家听方氏振振有词的把话说完,才明白过来原来闹了半天方氏是因这个觉得吃亏,可这还没分家的兄弟家里的日常花销都是这样算的,又不是杨大柱自个儿想出什么新的规矩来占二房的便宜!

所以方氏当下就揪着杨二柱的耳朵骂道:“你这话的意思,是想让我的两个儿子读不了书了?我的儿子们怎会有你这么一个没出息、又不疼他们的爹呢?!”

“说吧,这一次又是嘴馋想吃什么?你们想吃的若不是什么金贵的物事,阿母给你们做便是,别一个个扭捏得像个大姑娘般,让你们阿妹看了一个劲的咧嘴笑个不停!”

刘氏也为此事着急得很,在没有别的法子的情况下只能病急乱投医、赞同了杨大柱的提议,道:“我醒得了,我明儿就去道观请个道婆来船上做法。”

看着杨六郎像只腾空的青蛙般挥舞着四肢,杨沫沫十分解气的咧开小嘴儿“咯咯咯”的笑个不停,见杨大郎在杨六两的小屁股上揍了两下,杨沫沫的小脸上更是露出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同时在心里悄悄的冲杨六郎吐舌头、做鬼脸‐‐‐谁让你这个小鬼头欺负我、夺走我的初吻?活该被揍屁股!

杨沫沫这边正不解刘氏怎么突然去摘了一大把花儿回来,刘氏那边却已招呼上方氏,让她帮着提刚刚祭祖的那些祭品,自个儿则一手抱着杨沫沫、一手拿着鸡冠花和千日红,一路往上山的寺庙走去。

在杨沫沫的盼望中,很快就到了她满周岁的日子,刘氏一大早就起来张罗着各种事务,穿街走巷的去村里同人家借这样、那样的物事,一直到给杨沫沫抓周儿的物事准备得差不多了,刘氏才下了船改到厨房里给大家伙煮长寿面,而一早就接到邀请的亲朋好友也都66续续的前来杨家道贺。

说完刘氏便急急忙忙的下了船,一到茅屋盖的小厨房里就忙着生火淘米,这是杨七娘临去王家前吃的最后一顿饭,刘氏狠心的多抓了几把糙米下去,又放了几把一家人一直舍不得的吃青菜叶子,最后还在米汤里放了两个鸡蛋进去,放完鸡蛋后刘氏似乎还是觉得不够,最后心一横又多烧了个醋溜白菘。

但柳氏相信刘氏心里也清楚、并不是所有童养媳在婆家的日子都过得那般凄惨,所以她耐着性子继续劝说刘氏道:“给人当童养媳也不一定都不好,碰上心善的人家,童养媳过的生活还会比在亲生父母家中过得好,有些还有机会被夫家送去读书识字呢!”

柳氏一见杨沫沫冲自个儿笑,马上乐呵呵的伸手从刘氏手里接过了杨沫沫,边把她抱在怀里逗弄,边一脸羡慕的对刘氏说道:“大柱媳妇你真是好福气,膝下又有儿子又有女儿,可把我给羡慕死了!”

所以就算家里再穷,杨大柱也下狠心一定要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无论如何都要送四个儿子去城里的学堂读书,并暗暗誓一定要把儿子们培养成才,决不让他们再当一辈子的渔民。

一想到这个可能,杨沫沫不由下意识的抓紧了杨七娘的衣角,生怕一不留神那丁牙侩就会把杨七娘抱走,心里更是害怕刘氏会为了家里的生计、真的把杨七娘给卖了,毕竟古代许多食不果腹的穷苦人家、最终都是靠卖儿卖女来度过难关&h11p;&h11p;

刘氏眼下肚子里正因这坏天气而积了一肚子苦水,打从田里回来就一直想找个地方倒倒苦水,所以丁牙侩一问了个头,刘氏就忍不住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堆:“可不是嘛,我们大柱和二柱都已经大半个月没出海了,家里的柴米油盐也都快见底儿了,真不知吃了这一餐下一餐上哪儿找去!”

杨沫沫有几日没下船了,今儿一下船才觉这天还是同前几天一样‐‐‐天空一片阴霾,滚滚黑云直压地面,夹杂着浓浓腥味的海风把晾在竹竿上的渔网吹得“扑扑扑”直响,海水也被天空映得一片灰暗。

而杨沫沫见杨四郎拿走那颗果子后,杨家几兄弟就突然都不说话了,心里顿时感到十分好奇,于是她便不再装睡、费力的睁开小眼睛想看一看被杨四郎取走的究竟是什么果子。

杨沫沫因天生缺乏安全感,所以一穿越到这个平凡的渔民人家,就想方设法的捕捉和记下杨家人说过的每一句话,最后终于慢慢的拼凑出了自己眼下所在的环境‐‐‐她大约是穿越到了北宋南边,具体在北宋哪一年她还没打探清楚。

所以大海上的景象已不能让杨沫沫觉得新鲜,不过杨沫沫却一直没机会见识古代渔民打渔,所以眼下好不容易得了个机会,小眼睛自是一眨不眨的看着杨大柱和杨二柱。

刘氏经杨大柱提醒,才想起孩子一哭、只要把奶*头往他们嘴里一塞,他们立刻就会含着奶*头乐呵呵的笑,于是刘氏连忙撩开帘子往舱内走去,边把衣服撩起来边哄着怀里的小娃娃:“阿妹乖,阿母喂你吃奶好不好?吃了奶奶咱就不哭了&h11p;&h11p;”

吕绣娘的话让马二婶一怔,下意识的问道:“对簿公堂?什么意思?”

“马夫人若是听不明白我说的话儿,大可请村里识字的人来替你仔细的瞧一瞧、先前你我按下手印儿的契书,瞧完了马夫人便知道我那番话的意思了。”

马二婶一听吕绣娘这话,立马把马四娘给唤了出来、要她把那纸契书看一遍,可马四娘才认了几天字、哪能看得懂那张契书?最后还是请了村里的老秀才帮忙看了,马二婶才知道那契书上究竟写了什么内容、以及那些内容的意思。

原来那吕绣娘精明的很,早在同马二婶谈到马家当绣娘的大小适宜时,就知道自己做的丑事、总会有传到新主顾耳朵里的一天,所以当时同马二婶签下契书时,她故意哄着马二婶一签签了五个年头。她们二人立下契书按完红手印儿后、还特意去官府将契书加盖了红契&h11p;&h11p;

也就是说,五年之内马二婶不能无缘无故的解雇吕绣娘,否则就得赔吕绣娘一大笔银子!这些条款那纸契书上可是白纸黑字的写得清清楚楚,若是马二婶和吕绣娘真的把此事闹到了官府,那吃亏的只会是马二婶。

这马二婶听了老秀才的话后,当下便“啪啦”一声瘫坐在地上,不顾形象的嚎啕大哭道:“是这小蹄子故意设了圈套让我钻,我压根就不知道这契书上写了什么,也不知道五年内不能解雇她,更不知道要解雇她就得赔银子给她&h11p;&h11p;”

马二婶这话一说出口、围观的人纷纷觉得奇怪,有好事者便多嘴问了句:“马二婶,你既不识字、又不知那张契书上究竟写了什么,那你为何还要盖下那红手印儿?总不会是那吕绣娘强押着你按下手印的吧?看你们二人的身形,你强扭着她按下手印还差不多&h11p;&h11p;”

此话一出,四下便又传来一阵哄笑声,而马二婶此时也顾不上在众人面前维持什么脸面了,直接摆出一脸耍泼的架势、指着吕绣娘破口大骂&h11p;&h11p;

“这个小蹄子说他们城里人请绣娘都要立下契书,还说那契书只是走个过场罢了,她还说上头写的就是我和她商量的事宜‐‐‐就是每月给她多少月钱、包她吃几餐等等事宜!我还特意问她是不是大家伙立的契书都是一样的,她明明和我说都是一样的,哪知她其实是拿了谎话来哄我!”

待马二婶说够了,一旁的吕绣娘才不紧不慢的出声说道:“马夫人你这话儿可就说得不对了,我们城里人请绣娘的确是会立下契书,只是这契书也分好多种,你我立的只是其中一种而已,难不成我们还得样样都立一种才算数?”

吕绣娘这番话倒也不算说谎,城里大户人家的确会一请绣娘就请数年,这样长期请同一位绣娘的大多是家大业大的大户人家,一般来说这绣娘只要教得好、且没犯什么大错儿,这些大户人家都会一直将她们留在府中,甚至会让他们留在府里养老。

不过也有些当官的大户人家只请短期的绣娘,毕竟当官的人家三、五年就要换一个地方就任,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呆太久,而本地的绣娘自是不愿随主顾背井离乡了。所以这样的人家多请一些短期绣娘,或帮家里做些衣服等物事、或教一教家里的小娘子女红。

而吕绣娘只是多了个心眼、同马二婶签了长约罢了,以马四娘的年纪来看,跟着吕绣娘学个五年倒也不算长,城里许多大户人家也都会让小娘子跟着绣娘学个五、六年,这一点也不算是吕绣娘诓了马二婶。

这吕绣娘先把契书的不同形式解释了下,随后才不紧不慢的说道:“这契书上头的月钱的确是马夫人当初许诺的,我可是一文都不敢多加,再说了‐‐‐当初我写完契书后、不是请马夫人您过目了吗?您看了说没问题了,我们才先后按下红手印儿的,怎么眼下马夫人却突然改口、说一点都不知晓契书上的内容?”

吕绣娘这番话顿时让马二婶涨红了脸,围观的村民更是毫不客气的捂嘴大笑,更有不喜马二婶的人当场就揭穿了马二婶的谎言:“哟,马二婶,这扁担掉在地上你都不晓得是个&1sqo;一&rsqo;字,竟还懂得看契书上面那密密麻麻的字儿,你可是什么时候偷偷的学了一肚子学问?”

“哈哈哈,难不成马二婶都一把年纪了才想读书识字?”

“哎哟,这可不得了了,我们村里要出一个女秀才了!”

围观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挤兑马二婶,惹得其他人哈哈大笑、趁着这次机会把被马二婶讥讽的恶气都给出了,这些笑声引得围在马家门口看笑话的人越来越多&h11p;&h11p;

而马二婶被这些嘲讽气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我&h11p;&h11p;我目不识丁,又岂能看懂契书上写的内容?那契书上究竟写了什么,还不是任凭你这小蹄子安排?你定是早就瞧出我压根就不识得字,所以才胡乱在契书上加了赔银子那一条!”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龙吉公主过分凶残洪荒 有种你别死 带着空间重生山村的小说 快穿反派统统爱上我 仙绿妙语编外 下贱的权利 魔幻异界转生模拟器 疯狂医神张之锋 喜上加喜小品 有种你留下免费阅读寒梅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