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务虚笔记

关灯
护眼
二十二、结束或开始(1 / 7)
强烈推荐: 牧师神话 脊梁 都市月神游 冰与火之歌卷三:冰雨的风暴pan(a tor of or) 替身(nph 把玫瑰送给狼amp 皇子,我们生包子! 网王之萱若情 网王之萱若情

那是o去世不久,但是一着急就是,男孩儿会说汉语。满足了门外那个流氓,领着儿子。据说是要在国内,hj和t从国外回来。”

c小心翼?逆光的窗棂呈,他又在窥望。

“1。恰恰是慌忙遮挡身体的那一个。她承认了那侮辱,她的躲藏和羞恐,t还是出国前那么年轻。

“什么问题。”

那就是,每一块玻璃上都是耀眼而柔和的水雾和冰凌的光芒。太阳透过水雾和冰凌,碰到墙根折上去,平整地斜铺在地,在浅蓝的墙壁上变成空蒙的绿色。这时,那个漂亮的女孩。c看见了他的朋友,她站在窗前,站在冬日的阳光里,正入神地看着一根美丽的羽毛在流动的空气中轻舒漫卷。c站在门边看着那女孩儿,将终生不忘她的安宁与动荡。

一切都在变,唯这葵花的香风依旧。

139

“在山里。”父亲说,“在大山里。”

老人微笑着摇头,闭目听着门外他的蜂群陆续归巢。

113

很像是剧场休息了一刻钟,在这一刻钟里有人擅自想象过一些莫须有的故事,现在,排定的戏剧继续演出。要不就是仅仅换了一回幕,舞台灯光熄灭了一会,f医生趁机钻到后台去改了一下装,灯光再亮时观众已从拙劣的字幕说明上循规蹈矩地认可:这是二十多年以后。

诗人把他的书包翻得底朝天,以为不小心把那些信弄丢了,他竟一时忘记,他把那些文思如涌的夜晚和痴梦不醒的白昼,都寄给了他的心上人。我没有写,我也没有寄,我又侥幸走过了一道危险的门。我眼看着诗人l无比虔诚地走了进去,一路仍在怀疑那些夏天的诗歌是怎样丢失的。

那是诗人的初恋。

南方那座宅院中吗?南方那间老屋里?还是南方的月光照耀的芭蕉树下?这女人她已经记不得了,那么多次快乐的呻吟现在想来只好像是道听途说,记不得了,就好像是无从考证的一个远古之谜,wr到底是从哪儿来的?那么多次魂销魄荡的流淌到底是哪一次造就了这永赎不清的罪孽?但必定是其中的一次,那时她正当年;包围着她淑雅茁壮的裸体的是哪儿来的风?摧毁着她的端庄扫荡了她的羞耻鼓动起她奇思狂念的,是哪儿来的风?她对丈夫说让我们到风里去到月光里去到细雨中去到草地上和芭蕉下去那样我们就会有一个更聪明更美丽的孩子,那样我们的孩子就会有好运气……就是那一次吗月光照耀着远山近树鸟啼虫鸣是那一次吗夜风吹拂着老屋的飞檐掀动男人的昂奋是那一次吗细雨滋润了土地混合着女人酣畅的呼喊就是那一次吗……也许,那风中那雨中那星光月色中那一霎那间世界流传的全部消息里,已经携带了儿子在劫难逃的罪孽。那个曾把心魂喷洒进她的生命或是把生命注入她心魂的人,那个和她一起造下了罪孽的男人他如今在哪儿?那个远在天边的人呀或者早已经灰飞烟灭的人,母亲苦笑着对自己说:你想不到我们也不曾想到,原来还有这么多人替我们娘儿俩记着你哪。从溽暑难熬的早晨直到一丝风雨也不来的晚上,母亲思绪绵绵万念俱灰,甚至坐在窗前动也没有动过。追悔莫及,她不该相信她所爱的那个人还活着,尤其不该把这信心向外人坦露。现在她倒是有点儿希望忽然得到wr的生父早已不在人世的证明了,不不,她不知道,她不知道她是希望他已经死去还是希望他仍然活着,但是无论他活着还是他死了的消息都已无从打探,打探就更是罪上加罪,而且无论他活着还是他死了,罪孽依然是罪孽,儿子的血统不能改变。母亲以为,她终于算是完全听懂了那个时代的忠告。但是那个时代让她防不胜防,就在她呆坐的时候太阳从东走到西,她没有注意到儿子一整天都没着家,就在地球按步就班地这数小时的运行中,她万万也没有料到她的儿子wr已经在外面闯下了大祸。

比如说,wr手上的唱片很可能是勃拉姆斯的《安魂曲》,也可能是李斯特的《耶稣基督》,或者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和德彪西的《大海》。这样的不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暗示,只不过因为,这样的音乐在夏夜的星光里回荡,更容易让人去理解死。在我的印象里,那个夏夜,从荒残的庙院里回来后,少年wr第一次想到了死。

剥落了一块灰皮,

“好了好了,你躺下,什么第四章不第四章,对,就躺在这儿,躺下来。”

她指的什么事?或者,指的是谁?

“她是做什么工作的?”f医生问。

我轻声问他:那密码是什么呢?

不不,令我迷惑和激动的不单是死亡与结束,更是生存与开始。没法证明绝对的虚无是存在的,不是吗?没法证明绝对的无可以有,况且这不是人的智力的过错。那么,在一个故事结束的地方,必有其它的故事开始了,开始着,展开着。绝对的虚无片刻也不能存在的。那两个孩子的故事已经开始了,或者正在开始,正在展开。也许就从那个偶然的游戏开始,以仰望那棵死去的老树为开始,藉意犹未尽来展开。但无论如何,必有一天他们的故事也要结束,那时候他们也会真正看见孩子,并感受结束和开始的神秘。那时候,在某一处书架或书桌上,在床头,在地球的这面或那面,在自由和不自由的地方,仍然安静而狂热地躺着一本书——那个以“艾略特”命名的老人,他写的书。在秋雨敲着铁皮棚顶的时节,在风雪旋卷过街巷的日子,在晴朗而干旱的早晨而且忘记了今天要干什么,或在一个慵懒的午睡之后听见隐约的琴声,或在寂寥的晚上独自喝着酒,在一年四季,暮鼓晨钟昼夜轮回,它随时可能被翻开被合起,作为结束和开始,成为诸多无法预见的生命早已被预见的迷茫。那智慧的老人他说:我们叫作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那个从童年走过来的老人,他说:如果你到这里来,/不论走哪条路,从哪里出发,/那都是一样/……

“我也是。说正经的,此时此地你没有看见他们之中的一个吗?”

我四处张望,但四周幽暗不见别人。

“他们在哪儿?”

“现在吗?就在这条小路上。”

“你是说我?你是说我还在说你?”

“不光是你,也不光是我。他们还是所有的人。在另外的地方和另外的时间,他们可以是任何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曾经是他们。因为所有的人,都曾经是一个男孩儿和一个女孩儿。”

那个老人的预言:如果你到这里来,/不论走哪条路,从哪里出发,/那都是一样……

c说:“你还记得女导演n的那两个年青的演员吗?”

“是,”我说,“我懂了,他们在所有的地方和所有的时间里。”

“他们不也是那两个孩子吗?”

“是。他们是所有的角色。他们是所有的角色,也是所有的演员。”

终于有一天,n在她曾经拍摄的那些胶片上认出了f:一头白发,那就是他吗?

那时n在国外,具体在哪儿并不重要,n在异国他乡。

孤独的礼拜日早晨,她醒来但不动,躺在床上,睁大眼睛很久很久地听着窗外的鸟叫。到处的鸟儿都是这样叫,她感到就像是小时候赖在床上不想起来,晨光的窗帘上慢慢壮大,慢慢地一片灿烂,她仿佛又听见母亲或者父亲一遍遍地喊她:“嘿,懒姑娘,还不快起吗,太阳都晒到屁股啦!”“快,快呀,快起未吧,你看人家f多懂事、f跑步都回来啦!”“喂,小f,下以你去跑步时也叫着我们家这个懒丫头好吗?”……n猛坐起来,但是到处都很安静,没有母亲和父亲喊她的声音,异国他乡,只有鸟儿的声声啼啭。到处的鸟儿都是一样。她坐在床上,甚至想喊——“妈妈快来呀,我的裙子在阳台上呢,快给我拿来呀……”但是到处都很安静,没有也不可能有母亲的应答。她愣愣地看着房门,几乎要落泪,知道一拉开房门这感觉就会立刻消失,门外是别人的祖国和故乡,没有她的童年和历史。

n抱拢双膝独自呆坐了很久,目光走遍房间的各个角落。忽然,她注意到了那几本胶片。它们规规矩矩耐心地躺在书柜里,除了洗印时草草看过一下,一直忙得没顾上再去看它们。多久了呀,它们躺在那儿,就是在等她有一天又想故乡吧。她跳下床,搬出那几个胶片盒走到窗前,拉开窗帘,伸出胶片,对着太阳,一尺一尺细细地看。就是这时她看见了f。

n并没有立刻认出队她只是发现在那两个青年演员左右常常出现一头白发,那头的白发白得那么彻底那么纯粹,在炽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n一边看一边赞叹这老人的激情与执著,便想看清他的模样。她一尺一尺地寻找,用放大镜一格一格地看,可还是看不大清他的像貌,这个满头白发的人总是微微地低着头,那样子仿佛祈祷、仿佛冥思、仿佛困惑不解。但是n恍惚觉得,这个白发的男人似曾相识,他的一举一动都非常熟悉,他低头冥思不解的样子好像是在演算一道难题,那神情仿佛见过,肯定是在哪儿见过……呵,n恍然大悟:这是f呀,这不就是他吗?就是他呀!

晚上,n借到了一架放映机,把窗帘都拉起来,关了灯,在墙上放映那几本胶片。是的,是f,那就是她少年时的朋友、青年时的恋人呀!多少年不见了却在这异国他乡见到了你!早就听说你一夜白了头,可是自那以后再没能见到你……曾经的那一头乌发哪儿去了?一夜之间真的会踪影不留吗?满头银丝如霜如雪晶莹闪亮,真的是你吗?为了什么呀……是呀是呀我现在才知道了,有些话是不能说的,是没有办法说的,只能收藏在心里,如果不在心里死去它就会爬上你的发梢变成一团燃烧的冰凌……可你为什么不来找我?多少年里你为什么不来?现在你为什么来了?为什么总在我的四周,不离我的左右?你仍然在躲闪着我,所以那时我没有发现你,我看得出你一直在躲闪着我的镜头,但是你躲闪不开,你还是被留在了我的胶片上……你是来找我吗?是,肯定是,可你为什么早点儿不来?我等了你多久哇!直到你结了婚,直到我也结了婚,我还是以为你会来的……我没有想错,你到底是来了,到这动荡的夏天里找你的恋人来了……

墙上,画面摇晃起来——那儿会乱起来了,摄影机摇摇晃晃颠上颠下,镜头里一下是天,一下是地,一下是拥挤的人群,一下是数木清的腿和纷乱的脚步……然后胶片断了,没有了,墙上一片漆黑,心里和房间里一团漆黑。

漆黑之中,n想起了她曾在那摄影机旁说过的话:“情节非常简单:第一,男女主人公正在初恋的狂热之中。第二,他们不小心在这动荡的人群中互相丢失了。”……“没有剧本,甚至连故事和更多的情节都还没有。现在除了这对恋人在互相寻找之外,什么都还来不及想。”……“因为我相信,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可能丢失和我们正在寻找的都是——爱情!就是现在,我也敢说,在我们视野所及的范围里,有几千几万对“恋人正在互相寻找,正在为爱情祈祷上苍。”……

漆黑中n想:真是让我说对了,那些寻找着的人中就有f。他听见我说的那些话了吗?他应该听见了。n想:我应该回他了,是呀,“对爱情来说,什么年龄都合适……”

但是n还不知道,那时f医生已不在人世。

f医生死在那架摄影机停止转动之后不久。关于他的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种说法是:他在那时犯了心脏病,从来没发现过他有心脏病,但是一发却不可收拾。

n从国外回来才听说这件事,才明白,多年前的分手竟是她与f的永别。

冬天的末尾,融雪时节,n走过正在解冻的那条河,走过河上的桥,走进那片灰压压的房群。小巷如网。积雪在路边收缩融化得丑陋不堪,在上百年的老房的房檐上滴淌得悠闲自得。空气中散布着煤烟味、油烟味、谁家正在煎鱼的味——多么熟悉的味呀!风吹在脸上并不冷,全球的气候都变得不可琢磨。n独自一人穿过短短长长的窄巷,走过高高矮矮的老房,注意着路上的每一个行人和每一个院门中进出的人,希望能碰上一个她认识的,或者仅仅是一张熟悉的脸……这是她少年时常常走的路呀,每一个院门她都熟悉,甚至每一根电线杆和每一面残破的老墙她都认得,一切都还是那样,像一首歌中唱的“从前是这样,如今你还是这样”,只是人比过去多了,而且都是陌生的面孔。除了气候在变暖,就是人在变多,n记得小时候,尤其午后,在这小巷里走半天也碰不见一个人……呵,那家小油盐店也还在呢,只是门窗都换成了铅合金的……那么家呢,那座核黄色的楼房在哪儿?唔,那儿,还在那儿,只是有点儿认不出了,它曾经是多么醒目多么漂亮呀,现在却显得陈旧、苍老,满面尘灰无精打彩的样子,风吹雨打已把那美丽的颜色冲剥殆尽了……

院子里堆得乱七八糟:砖瓦灰沙,木料,铁管,自行车和板车……而在这一团芜杂中竟停着一辆崭新的“林肯”牌轿车。

n敲了敲f家的门,没有人应,一推,门开了。轻轻走进去,厅廊里一股明显的霉味,地毯上污渍斑斑,走在上面甚至踏起灰土,墙上没有装饰只有尘灰,很多处脱落了灰皮,很多处,尘灰在那儿结起了网,屋顶上有一圈圈锈黄的水迹。很多门,但都锁着。慢慢往深处走,只有一扇门开着,从中可见一个老人的背影。

n在那门口站住,认出了那老人正是f的父亲——坐在写字台前。房间很大,很空旷,冬日的阳光从落地窗中透进来,一方一方落在地毯上,落在桌上和床上变了形,落在那老人弯驼的背上。

f的父亲转过头来:“您是?”

“我是n呀,您还记得我吗?”

“呵……呵,当然。”

老人定定地把n看了好一会儿,不说什么,就走出去。回来的时候,他拖着一个麻袋。

“这是f要我给你的,”f的父亲说。

“什么?”

“不知道。他放在我这儿的,我没看过。后来,有个叫l的人来跟我说,f要我有一天见到你,把这些东西给你。”

n打开麻袋,只朝里面一望就知道了:那都是f写给她的信。一式的信封他给她写信从来都是用这种信封,都封着,都贴好了邮票,但都没有邮戳。n掏出几封看看,单从不同时期的邮票上就都明白了:这么多年他一直在给她写信——并不发出的信。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书尾页 书架s
推荐阅读: 随身空间之佟皇后清穿 一吻定情天赐良基 白眼进化写轮眼 超级种植园笔趣阁 洞房夜祝福语 欧洲中世纪穿搭 宠妻成瘾:总裁老公莫放肆 朱雀火系技能 误入风尘的爱情百度网盘 忍到极致是幸福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