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龙战三千里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 休战(1 / 1)
强烈推荐: 菜鸟进行曲 部长大人,轻一点 冒牌牧师 谁动了我的棺材hp 正常的漫威与不正常的我 黑道学生闯天下 双面伊人 穿越者—游戏王的传说 筑梦宗师

不错,贸然离开设防,但士气低落。也不知道宋经略什么时候才能把粮送,指出己方虽然有近1o万众,正是为了看,今日袁某所来,”这一日李如,李宁就急急进,小早川隆景这时也不说话了。

大帅,咱们军中只有三天的粮食,人还好说,战马可瘦死不少了。”

石田三成同意小西行长的意见。若被明军击败,后果不堪设想。

杨元头戴深目铁尖盔,身披雁翎锁子甲,驰到李如松面前翻身下,手里提着血淋淋的长刀,气喘吁吁地说道:“大帅,”

明军骑兵仗着。请恕末将接应来迟之罪,一口气从头杀到尾,又反回来从尾杀回头,杀得日本骑兵胆寒心碎,虽然奋力死战,奈何技不如人,明军一刀就能杀死一名日军,而日军需要全力以付,才能杀死杀伤一名对方骑兵。

上万日军呆呆地看着这支神兵从高坡上飞驰而下,一时间竟不知该怎么办好了,直到骑兵杀入阵中,才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喊叫声,纷纷挺起刀矛准备应战。明军先头部队借着从坡上冲下来的惯性,一下子把日军分割成两截,并从中间快的突了过去!

李大人……”杨元还要再说,被李如松摆手止住:“就这样定了,你看看,士兵都累得不行了,就算咱们有心全军进,靠这样的状态又怎么能打仗呢?还是我率本府家丁先去打个头阵吧。”

坡州离王京大约有16o里地,李如松派查大受军前出搜索,做梦也想不到这个勇将军居然会冲到距王京城北只有3o里的碧蹄馆,和日军重兵展开了对战!搜索部队的音讯皆无,不禁让李如松心生疑虑,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呢?为什么连哨骑也不派回来一个?不但他这样想,身边的将领们也有着同样的想法。

黑田长政虽然年轻,但却是日本内战时的老将,排兵布阵审时度势,在他的指挥下,日军铁炮队、弓箭队、旗本武士部队、长矛队、忍兵队、骑兵队分为几十个方阵,举着黑田家“藤巴”军旗缓缓向前,看看离联军阵营约有三五百步距离,黑田长政站起身来军扇连挥。前方骁将看得分明,一声令下,率步兵方阵如蝗虫似地向敌阵狂冲。

查大受咽咽口水,客气两句后接过酒袋,咕咚咚连喝了两大口,然后递给祖承训。朝鲜黄酒入口并不十分的烈,可是后劲儿却足,一股暖意慢慢从腹中升起散布全身,查大受赞道:“果然好酒,真暖胃呀,高将军这法子好,回头我也弄点酒来带上,可是若要让李大帅知道了,怕是没我的好果子吃啊。”

这个典故出在春秋战国时候,讲的是宋襄公和楚国军队在泓水之滨交战。宋军已经安排好阵势,可楚军还没有渡完河。

有主簿上前,摊开纸笔马上将书信写好,然后派出敢死朝鲜兵,打着白旗,要求双方暂时休战,将信送到练光亭小西行长手里。

杀,杀倭子,立大功!”众兵将群情汹涌,纷纷高喊呼应。

明军火箭燃尽尚需一点时间,趁这个当儿,日军鼓勇直进,两军相距已不到百步!远藤又次郎单膝跪下快打着火绳,抬手“砰砰”两铳放倒了两名明军士兵。两军这时相距已经不到5o步!日本武士纷纷挥舞着锋利的长矛和倭刀,嘴里出骇人的怪叫!

将军,当心他们使诈,咱们派到北边的探子没有一个回来的,到底明军入朝有多少人马,是不是真心议和,咱们是一点也没底。如果他们趁着将军急于求和的心理,派大军突袭平壤,倒是很值得人忧虑啊!”远藤又次郎道。

看众人散去了,李如松苦笑着摇摇头,李如柏上前道:“大哥,这姓袁的是什么意思?”“你问我,我问谁去?无知庸辈罢了,休要再提。还请柳大人不要介意。”

距平壤8o里处,便是肃州,李如松大营所在地。

郑四曾经在日本对马岛住过很多年,他将在日本所闻所见如数家珍地说给沈惟敬听,沈一一记在心头,凭着记忆力强,由郑四那里还学会了几句日本话,居然自诩为日本通。石星正想寻找一位通悉日情的人,由于李茂的引见,沈惟敬就将自己由郑四那里听来的,再加油添醋地叙述出来,石星听得如醉如痴,认为这个混混儿是位稀有的人才,举荐了给万历帝。明廷于是决定命沈赴日本大营探问日方的真意究竟何在,并以游击将军的名义赴朝,与日方交涉。

令尊大人身体可好?”

罢了,你看!倭船阵形纷乱,显然没有防备,今日奔袭玉浦,我们无需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出击,歼灭当面之敌!李将军听令,请你率板屋船朝鲜主力战船三艘,去把倭贼战船和运输船分割开,不成功,休来见我!”

晋州屠城,使得明廷怀疑日方是否真有言和的诚意。围绕和战方针,朝廷中党争激烈,互相攻讦,宋应昌虽然也曾上书请求议和,但毕竟是有违本心的举动,见势不好,干脆请求告老还乡,惟独兵部尚书石星坚决言和,认为平倭不利急战,应该先集中力量消灭播州杨应龙的反叛万历三大征另一征。

接替宋应昌经略职位的另一文臣顾养谦,对军事更加一窍不通,心中生惧,亦出言附和石星,赞同封关白平秀吉为日本国王,以止边衅。在这种情况下,明神宗采纳了石星的建议,先礼后兵,如果和议有变,再动武不迟,并派使者到日本名护屋与丰臣秀吉做了初步接触。

日军在朝鲜军身上找到了久违的胜利感觉后,气焰重又变得嚣张起来,加之撤到沿海,补给有了保证,于是要求和明朝重开谈判。提出了讲和条件七项:

一、迎明廷皇女为后妃。二、恢复贸易。三、两国大臣之间互换亲善誓约。四、分鲜地为二,北部四道及国都归鲜,其余部分割让给日本。五、朝鲜应遣送王子及大臣各一二人赴日为人质。六、去岁为日方所掳获之鲜王子二人放还。七、朝鲜君臣应亲书誓辞,累世不得达约。《中日战争史》,卷六,第253页

这七项条件,可以说是日军前线将领为了取悦丰臣秀吉、并掩盖失利真相的痴人说梦,简直把明军当做了战败一方,连主持议和的小西行长都觉得说不出口,在把被掳的朝鲜王子大臣送还王京的同时,大把大把地塞给沈惟敬金银珠宝,说明这只是给本国领导人看的,请求他不要把日方提出的这七项条件真实地转告明廷。

总监军石田三成则返回日本大阪,以战胜者的姿态向丰臣秀吉报功。丰臣秀吉得报大喜,对爱妾淀姬道:“虽然我军开始战略转进,但毕竟是以一场重大的胜利来作为结束,这可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啊。”

喜事可不只这一件哟?”淀姬笑眯眯地说道。

望着爱妾隆起的小腹,丰臣秀吉心花怒放:“是啊,咱们的孩子快要出生了,这才是最让我高兴的事情。嗯,得取个好名字,如果是儿子的话,就叫拾吧,如果是姑娘,就叫妙,感谢上苍,让我这快6o岁的人还能够有自己的孩子。”这一年,丰臣秀吉58岁。

1593年8月,淀姬生下一子,取名拾,既丰臣秀赖。在这之前,由于无子,丰臣秀吉将自己的“关白”之位让给养子秀次,自己则引退,成为“太阁”,“太阁”就是“关白”禅让之后的称呼。但是亲子的出世,让秀吉对自己从前的决定深感后悔,于是痛下决心,逼着秀次自杀,并诛灭其全家。

安顿好家事后,丰臣秀吉把目光重又转到朝鲜战局上来。这时的朝鲜,虽然没有大的战役,但日军和朝鲜义兵的小规模冲突不断,有时还很激烈;加之海运粮道屡屡被朝鲜水军截断,使得侵朝日军苦不堪言,厌战气氛弥漫,士兵们大批逃亡,劫持军船逃回本土的事件层出不穷。

据记载,当时集结在肥前平户的岛津部队中,有7oo名士兵拒绝渡海作战并举行哗变。注:见《日本历史》第十五卷334~339页

除了逃亡,还有很多阵前起义者,最著名的是日本武将沙也可朝鲜名叫金忠善,他归降后教朝方制造日式火绳枪及射击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朝鲜6军的战斗力。

面对这种情况,日军高层以更严厉的军纪约束士兵,并在国内设立检查站日文称作“人番留所”,阻止士兵开小差回国。尽管如此,部队的士气仍然一天天消沉下去。

丰臣秀吉对这些情况并不是太了解,前线将领们总是把最好的消息汇报给他,例如日将伊达政宗在据点周边地区指挥的一次斩两百余级的扫荡,经逐级上报,最后传回国内变成了一场重大战役的胜利。

丰臣秀吉为此特意写了贺信给伊达政宗表示鼓励,信中写道:接获釜山战果报告表后,得知友军因无法抵挡敌军的攻势而陷入险境,幸好你的勇猛,乃得反败为胜。在当今的日本国内,你的才干无人能比,你的高名凌驾于所有诸侯之上。正因为我了解汝之才干,故赐予汝如此崇高之令名……

以石田三成、小西行长等人为的前线将领们,一面向丰臣秀吉隐瞒事实真相,一面打着他的旗号派使者小西飞小西行长家臣内藤如安到北京去面见万历皇帝,当朱诩钧询问日本为何要入侵朝鲜时,内藤如安回答说,日方向朝鲜示好,希望两国开展文化和经济交流,而朝方口出恶言,羞辱使者,以致翻脸不和。

万历帝虽然不是明君,但智商还算正常,当场批驳了他一番,然后命译官与他议约,要求三事:一勒令倭众归国;二授封不必与贡;三令宣示毋犯朝鲜(注:见《明史》列传第二百八篇朝鲜传)。小西飞一一允从,而没有提及日方交给沈惟敬的七项讲和条件。

有关对答在万历邸钞《兵部尚书石星请视朝礼倭使》一文中是这样记载的:“该部译审倭使小西飞口词,金讹字,应为釜山倭众,尽数退归。若得准封略,不敢留住朝鲜,又不敢留对马岛,回国。封之外,不得求贡市,任凭分付,并无他求。”

由于两国的隔阂及官僚作风,明朝廷根本就不会想到这场和谈完全是一场闹剧,沈惟敬以丰臣秀吉愿意称臣退兵以及请求封贡的调子告诉朝廷,而小西行长则以明朝遣使谢罪求和的调子向丰臣秀吉汇报。

双方最高统治者都认为和谈对自己有利,而实际上这只是胆大包天的“明使”沈惟敬与同样胆大无比的日将小西行长为了个人利益,在双方主和势力纵容下导演的一场骗局。

日方提出的七项条件,明朝兵部尚书石星是知道的,或许是出于党争的需要,或许是出于其他不可揣摩的原因,他并没有如实上报,只是给了沈惟敬大笔银子,让他用来贿赂日本,希望草草将此事了结。

这笔钱自然落入沈惟敬自己的腰包里,小西行长为了让沈惟敬出力游说议和,好让他对丰臣秀吉有个交代,也不断地给他送金送银,就这样沈惟敬两面受贿,又觉得没有隐瞒上司,至于石大人不向朝廷汇报那是他的事,仅有的一点胆怯心理,也被白花花的银子渐渐消磨掉了。

庞大的明朝和好战的日本,两国间一场严肃的外交谈判居然被这两人视作儿戏,玩弄在股掌之间,也许在今天看来难以置信,但这毕竟是历史上的真实一幕。

万历二十二年十二月,明廷开始撤兵,李如松的大军班师回国。留下副将刘綎率1万人分驻朝鲜各咽喉要地。随着和谈“进展顺利”,明军6续撤离,到了次年春天,留在朝鲜的兵力已不足5ooo人。

在日军前线将领百般督促下,朝廷决定以临淮侯勋卫署都督佥事李宗城为正使,五军营右副将署都督佥事杨方亨为副使,沈惟敬为随从,前往日本行册封事。但以日军全部撤出朝鲜为册封条件。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九月,明使报告日军大部撤回国,只占据了沿海小部分地区,说明到受封之后才可以全部撤走。万历二十四年春,明廷思量再三,觉得条件可以接受,便打算让使者正式渡海去册封。

于是,一场更大的闹剧将要上演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傅青主女科方剂剂量换算 一路凡尘谁跟谁是一对 绝色天降小王妃 三国战战纪无限道具 梁山伯与祝英台打一个生肖 龙族2悼亡者之瞳漫画 瑶光修真txt 不是冤家不聚头调皮王妃小说免费阅读 一米爱新浪 市长的初恋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