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吴山点点幽

关灯
护眼
岳峙山之殇(1)(1 / 1)
强烈推荐: 调包公主--青离 珠海人家 混迹 火影同人之星——凡尘 跩大少 影帝再临[重生] 我的主人我的爱之午夜的新娘 不当王妃好不好 重生如意

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由山洪,那深沟便是洪水走廊。雨季时便成洪水的走廊,由山顶汹涌倾注而下,苏州山村的农民称山,属龙类。可以想见水势是,竟将山平路犁成了深沟,上沿厚尺余,下沟则宽几尺,裸露着棕红色的泥石,直达山下。这原本来是条狭窄的山路,穹窿山夏季每逢暴雨便,现在是冬旱时节,那条长长的水道便成了,出蛟,原来就是这般模样!传说大茅峰顶有“国师龛”。

锅盔岭和桃花坞

,也称“藏兵洞”,是春秋吴国丞相伍子胥训练水师的地方。

每逢那时候。茅蓬坞还与兵圣,我会在心里,笑出一朵花来。

意犹未尽,又问当地人还有什么好地方?再加一句:没去过的?7788xiaoshuo

史载,乾隆六次下江南,每次都在这里留连忘返,以至寒山岭又被称作皇宫岭。但第一个现并与之生死相依的人是赵宦光。他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594)买下这座小山葬父并结庐守孝,从此将全部心力倾注于此山中,“凿山引泉悬石壁而下,飞瀑如雪,号‘千尺雪’。旧有阁未署名。乾隆十六年南巡临幸其地,赐名曰听雪阁。山半有‘云中庐’,取王维诗‘入云中兮养鸡’语意。又有‘弹冠室’、‘惊虹渡’皆宦光别业旧址。后改法螺庵、空空庵,今皆废。”赵宦光的来临使此山名声大振,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最终,把那个一生最好游山玩水的乾隆皇帝也引来了,而且不止一次,是六次!

索性伸开双臂如蛙泳般拂开乱枝杂草,犹如深海潜泳。于层层淹没的草海中潜行,凭感觉是在上行,直至山脊仍在深草丛中。越过山头,往下行时,仍然是重重复重重,密密复密密,满山都是野树、野竹、野荆、野草的世界,我被完完全全地淹没了。

“还有一条小路可以上去,只是很少有人走,路上可能长满柴草,而且连日下雨,泥太湿了,也不好走。”民工说。见我仍表示想去,便站起来带我穿过堆满石料的空地,向山边走去。

天暗下来,林中更暗,趁着余光仍不舍不弃地在林间野地里疾走,时尔停足弯腰细辨。草丛中山石上的石刻,大多因年代渐远,风雨侵蚀,开始浸洇难认,有些石面只依稀留了些字迹的浅痕。

向导说石关在山顶有东、西两座,我们才刚是从东关进入。于是又去寻西关。两座关用的石材不同,但年代均在明朝。东关是用花岗石砌成,西关是以青石砌成。西关要往下走几步,关门依照山势北高南低。因新修过,故猛看如水泥隧道,远不如东关古色古香。站在修缮一新的“水泥隧道”前感到,有时候整旧如新的“保护”反而是某种意义的破坏,这也是无心之过吧?唯愿岁月能使其同老,渐与自然浑为一体。

我涉过干河床,向对面山脚走去。经过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坚硬的平地,那本应该是山底的地方,因被从根部截去了一半山体,所以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空荡荡的,岩石为底的巨大露天采石广场。虽已废弃,但仍有少数人在凿运散落满地的山石,问其中一个民工,附近有上山的路吗?在他的指点下,我沿着已削去半边山崖的一条小路,一直上到崖顶。站在山脊上,可以看到整座山犹如一张阴阳脸。朝东的一面,就是我刚经过的山麓,已成削去一半的高崖峭壁,现正隐在一片阴影里,而另一面的山依旧葱茏,冬日的夕阳西斜,衰草轻黄亮,如丝麻般柔亮和蓬松。

我们先由前山去后山。在那些青葱茁壮的杉树林中,只要有石头的地方,无论半露于泥土或是掩藏在草丛,大多有石刻。还有成片参差的斜岩石坡,集中镌刻了许多题词与诗文,虽字迹风化浸漫不可全识,但其中章太炎、于右任、李烈钧等题名的石刻尚能勉强辨认,恐怕不久也将消退直至完全淹没于时光之手。

本来无一物,仍向空处还。面对荒凉的小王山,如同面对大自然的轮回,只能泰然处之。

通往后山的松林小道极幽美,两侧杉树俊秀挺拔如厚墙,只余中间一线落叶堆积的红色细径,走在上面,像走进俄罗斯油画的意境之中。可惜路的尽头便是断崖,往前看是一个巨大的采石工地,凹陷如大石坑。

连接小王山与穹隆山的岳峙山呢?

在原先应该是岳峙山的位置,只剩眼前这大片山根石基,上面坑坑洼洼,冒出好几个水塘,一看就知道,这是整座山被夷平后残留下的满地苍荑,几潭积水。因为这座山的消失,使得穹隆山支脉小王山变成了与群山隔绝的孤岛,从这里去穹隆已无路可通。(1o-4)

犹心有不甘,问老王,岳峙山在哪?老王已不知有此山,只知眼前被挖平的这座山,原先与前方的群山相连,可以直上穹隆。

由此可以断定,这座消失的山,就是岳峙山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机关棋谭时间 盼君归来的上一句 揽清风明月入怀 少年阿宾 疯狂乒乓球小女孩 谁把谁当真小说全文无删减在线阅读 盛世星途火爆天后宠翻天 孤月行好看吗 地狱之门在哪个国家 葫芦可以随身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