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吴山点点幽

关灯
护眼
山水的盛宴(2)(1 / 1)
强烈推荐: 穿越与反穿越:雀之恋 幽兰露by轩辕花祭 是爱暖了少年凉 如何昨日已成殇全本 重生之守护姐姐 来自审神者的断腰警告[综] 第二次婚姻【ABO束缚控制道具系】 极品女仆 游侠开膛手

火种是人带来的,心里这么想着,除非仍在山脚围栏封,原墓前立有吴荫培书文,更难防范火灾吗?现在有了这么宽的路。没路也就没人,今已佚失,金圣叹(16o8—1661),取钥匙开门才得以进入。

碑后有文字如下:“墓在藏书乡博士坞,日本侵华时墓旁设军事仓库,故墓冢被平。不是反倒让人通行无阻,果见现在。我们入山时要先经,清初文学评论家,吴县人,生前对《庄子》、《,因不满清朝暴政被害。”

他们便向山影深处大略地指一下方向,说,是被日本人炸,墓早就没有了。不过山那边有洞,墓址大约就在那附近,过去见过有块碑。

时过境迁,胜景一失难再摹。

就在山头上之,铺开带来的横山地图对照周围的山峦仔细察看。难怪早就有人说,横山山脉的形状像爬向太湖的大蜥蜴。确实如此:尧峰山在横山东南山脉的尽头,是它的头部,七子山是躯干,而上方山,便是其曳向东北的长长的尾巴,还有四肢,它的右前肢是向北伸展开来的凤凰山,七子北脉、和合山(姑苏山)与花园山是其肢端爪子部分。它的左前肢是南扩的6墓山,6墓山本身也象一只缩小的蜥蜴,它头南尾北,也有四足,东部前后两肢分别是黄墩山和旺山,西部两肢则由两道无名山丘组成。6墓山是其主干,头、颈、身有三曲,头部叫石墩坟,中部就是6墓山的最高点,有13o5米高,身部又隆一略低点,约128米高。横山的右后肢就是福寿山,它向北长长地曳出,与旁边的汤家山,组成一个十分轻盈飘逸的金鱼尾巴形状,又像珊瑚的凝固的火焰。它的左后肢就是吴山岭。吴山岭修长连绵,岭上也有三曲,头部叫吴山嘴,中部叫大炮墩,也是最高点,有1685米,尾部即连接横山躯干处约15o米高的山头,正是我立足瞭望的地方。

我是顺着山顶林间的一条古御道往上方山走去的。吴城依山而筑,随山势高下而蜿蜒,朝北的一面城垣断续可见,夯层清晰,上面长满了杂树草木,连连绵绵约有3o多米长,而东南面的城垣则因开山采石早已无存,现只见树木成林。

苏州人十分钟爱这样一个好地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苏州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民俗节庆活动是在这里举行的,也就是每年农历十七、十八两日,苏州人有去上方山办庙会和游石湖的习俗,夜晚,当满月偏西时分,行春桥九个环洞的北面水上,每个洞都显现一轮月影,九月成串,蔚为奇观。游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白天上山烧香拜佛,晚上游船观石湖串月,热闹异常。

在这样的山间行走是一种快乐。这些山和我似有一种默契,我们相看两不厌。我知道正在经过的是七子山、凤凰山、近旁还有花园山和姑苏山,那无尽的山路总有尽头,路的尽头就是群山的尽头,在那里,有座尧峰山正等着我。我和绿色的群山一起面向南方,也就是面向空涵苍茫的长天大地遥望,又看到了对面那座神完气足的皋峰山,尽管我曾从它近旁的绕城公路上经过,知道那山有一面也被开凿得遍体麟伤,但从这一边望过去,因距离和背光的缘故,它显得气韵连贯比例完美,如平地而起的一座大型金字塔,只换作了青灰色的底子。当然也看到了更远处的胥山和香山,它们成了浅灰的影子,两山之间的那个大缺口,也就是胥口,阳光正在太湖之上闪闪烁烁。我不厌其烦地说到这些景色,因为它们总让我百看不厌。

“中道有半峰亭,蒋堂赋诗,今废。雍熙二年已酉,大理评事知县事罗处约记云:昔在帝唐,以洪水肆暴,吴人族遁于此,俗呼免水鼎,苏帅钱传璙易名尧峰。唐天复以后,有僧惠齐,姓朱氏,郡人也,结精舍于此,山下为鲁坞山,蒋堂所居,既死,葬焉,此寺乃奉其香火。……寺有法辉轩、碧玉沼,寺左观音岩,石像佳;白龙洞,多景岩、宝云井、偃盖松、二铁塔,妙高峰下视空旷”(《吴郡诸山录》周必大)

我们穿过尧峰村,往村后的尧峰山下走去。尧峰山横亘于前,在山前宽阔的空地上,近旁是回民公墓,不远处又是从苏州搬迁过来的殡仪馆新址,已开始启用。尧峰山连绵山体的下半部曾被大量开采过,露出峥嵘的岩层。从山脚一直铺展到我们面前的凹凸不平的路面,都是一色的土红,原本绿色植物簇拥的山坞,现在成了宽阔的红石渣地,我想,这一地的石渣应该就是从山上开采下来的碎石,所以才与裸露的山体一个颜色。

能撰写《山之殇》的人,必定是个爱山的人

那天因时间晚了,还要上七子山,便作罢。过了一段时间,仍请姑苏村民,还有木渎群艺馆的馆长一起专程寻访姑苏山。仍从七子山麓垃圾填埋场边上绕山而行。在通往姑苏山的路边,有座陈旧的炼钢厂,村民指着厂内高竖的一座烟囱说,那里原先是吴王庙,现成吴江钢铁厂厂区,庙早已荡然无存。

我要走了,仍一步三回头。那些野橡树在山间清清秀秀袅袅亭亭,尤其是那一排排站立在山崖之上的橡树林,背后和头顶是虚空,天光与流云萦绕其间,在安闲静谧之中有一种脱俗的质朴。

这就是七子山九龙坞现在的模样。钱王墓背靠七子山面朝岝崿山(今称狮子山),古人选的一处极好的风水宝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未来之眼射灯 我的末世避难所无限升级txt 雨后花香的香水 斗破之三生灵帝 美漫之大冬兵下载 御香缥缈录txt 重生之军婚宠入骨 梦欲无间 重生之巅峰权贵 倾泠月且试天下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