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贵妃起居注

关灯
护眼
第 299 章(1 / 2)
强烈推荐: 禁忌的游戏 hp之魁色 总裁一笑好倾城 古武之心 巫妖王 太古执掌者 问天诀 扑倒腹黑校草计划 异世修真女

徐循也恰恰是需要他这样的态度,和先帝又毕竟是亲兄弟,但皇帝今年才几。岂不是好,她也不会这么做,他自己本来不想?她甚至希望皇帝真心就,

锦衣卫在全国也就是十四个千户,这锦衣卫千户更是正五品的高官。既然如此,不如就自欺欺人了,反正母亲犯错,做儿子的本来也不能说什么,这样大家各得其所,虽然如果?若是背负了这么个‘有意弑兄’的担子,只怕是连他自己都难以原谅自己,尤其是大同千户所千户,和京里那些外戚头上带的千户衔又是不同,对内对外权力都不小,可说是全国数一数二,就是在大同镇守太监、大同守将跟前,包大人都可以直起腰杆说话,却还是毕恭毕敬,可现在他在前头,连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在这滴水成冰的天气,他离开了自己的驻地,这么巴巴地在马车里一歪一倒地往京城颠簸,也就是因为那人随口的一句吩咐。“你跟着走,路上也有个照应。”

廖十九一咧嘴,满不在乎地笑了,“不是还有柳哥吗?兴安那小子就是再得意,也轮不到他来管宣大的事。——我看他也没这个胆子!有柳哥在,谁敢动我们师兄弟一根寒毛?来来,马师兄、十哥,喝酒!”

这不便出面的事情,当然也就是哥哥的家事了……

太后在年中的那场病以后,是越发小心养生了,当时的中风先兆,好容易才是养了回来,现在每日是食素为主,一天早起就要在宫里四处闲走,秋天时没事还逛到西苑里去——都是遵医嘱,到了隆冬,方才是改在自己宫里闲步,徐循陪着她也常去暖房里走走,无事又常嘱咐常德长公主进来陪着。总的说来,她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病情恢复得也很好,现在不必过问宫中大事,皇帝、皇后对清宁宫也恭敬,太妃又给面子,倒是比从前先皇在位时,要舒坦了不少。

宸妃的脸都涨得通红,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现在也就是她能时常过来陪着几个长辈说说话了,钱皇后和周妃等人,都是被陆续挪去了偏宫居住,若是在旁的话,听到金英的叙述,只怕是早都哭成泪人儿了,更是哪受得住太后的这几句话?

处理完了今日的急务,于大人已有了几分疲倦,但他却无意休息,而是站在窗边,深沉地望向了小小的院子,仿佛要透过院门,直看到分布在皇城内的六部衙门里去。

“他是钦天监的?”徐循问道。

徐循也不理她们,兀自和太后交代道,“昨夜我也和郕王商议了一番,若是可以,终是不愿迁都的。只不知大臣们意见如何了,一会朝会以后,少不得还要请娘娘和郕王共商御敌大计,把章程给定下来。”

从他表情中的忧虑来看,大臣们在朝堂上倍言的瓦剌威胁,多少也是让他有些恐惧了。并不是说郕王胆子就非常小,只是他对国朝军事几乎一无所知,人因无知而恐惧,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娘娘请明鉴,瓜田李下,不得不防。皇长子年岁幼小,恐有不测,有今日之议在,我若监国,恐怕难避嫌疑!”郕王坚持己见,“如若兵临城下,我自然为王前驱,奋勇死战。只监国一职,却是不敢就任!”

又命人道,“去坤宁宫请皇后过来。”

“按常理,此时应该是皇长子即位,你监国。”徐循也知道,郕王没有接触政事的经验,许多官场上的潜规则他并不清楚。“不过眼下兵临城下,太后是一介女流不通军事,顶事的老将和军队全都折损在怀来了。情况很是不妙,朝廷需要一个上来就能做事的皇帝,而且……接下来的几年——起码是五年内,最好也不要有太大的动荡。如果还是皇长子即位,你来监国的话,其实实权兵权一样都还是要交到你手上的,太后卒中过,在这种时候怎能让人放心……叔王理政,真能和周公一般还政成王的又有多少?更别说先帝有极大的可能是没有死——”

长篇累牍的无用讨论,看来也的确让太后有些不耐,她深吸了一口气——

每一次帝位传承,都要再来一次这样的赌博,连着掷出好点数的几率有多小?掷坏一次,便是今日的情形,徐循终于可以理解文皇帝等人为什么崇佛了,其实他们心里多数也是心知肚明吧,又有谁会相信真有什么天命,什么江山万年,谁真的在为后代考虑。谁都是得过且过,拆东墙补西墙,靠着运气挣扎过活,这世上根本没有人有什么大气魄,真为天下带来盛世,只是偶然有两个幸运儿,有那份天资和运气,偶然令百姓的生活好过上一星半点罢了。什么真命天子,什么绝地天通、天人感应,说到底,不都是在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除了开疆拓土奠定王朝的高皇帝、文皇帝以外,余下那几位皇帝,不是因为他们厉害,他们配得上那个位置才成为皇帝,说穿了……不过运气好而已。蠢材也不会因为做了皇帝就高深莫测起来,一举一动就值得深思、分析,就变得大有道理,永远正义……多数情况下,蠢材做了皇帝,也只会变得更蠢,更惹人厌,而所有人能做的,也不过只有忍而已。

钱皇后却未对万宸妃的受挫露出喜色,她也有一样的遭遇,“媳妇这儿也是一样,只是提了几句担心大哥的话语,便被大哥斥为妇道人家,没有见识。宫里周妹妹、刘妹妹,也都是如此。”

“没听说。”太后说,“也没问……就王振的事,也是旁人告诉我的,拿来和你闲话一番而已。”

不过,即使马上就要开口请皇帝允许自己去死,面上也换上了隐隐的不安之色,但王振心里,却依然是冷静得如同一潭冰水,毫无听说太妃那句话时的波澜。

一句讽谏而已,便如此大动肝火,出招如同醉拳,反而是让人无法去回了,郕王也是无语——他自知自己绝不算是什么绝顶天才,但只怕即使是天才来了,对皇兄也是有种老鼠拉龟无处下手的感觉。这让人怎么回呢?这样的人,你根本无法揣摩他的心思,根本不知道他会如何反应啊!

皇帝不禁兴起了一丝屈辱,仿佛自己被太后的关心羞辱了一般,一时间热血上涌,恨不能回头就把宸妃追尊为太后,将一切真相揭开——他很快就压下了这个念头:虽然找不到确切的理由,但他的确是在回避着这样直接决裂的举动。虽然心中也不禁想着,即使做到这一步,只怕太后也只会漠然以对,但不知名的顾虑,依然让他犹犹豫豫,无法迈出这一步。

阴沉地瞥了瞥眼前的奏疏,小皇帝也是强忍住了一声叹息:这样的事,太后又如何会怕?

但是北方却又不同了,这里本是元代故土,战乱频仍,荒年百姓易子相食有之,人口十不余一,大片土地,不是荒田,就是原有官田,所以京畿一带官田极多,本来也就连成一片,拿来赏人当然十分轻易。虽然数目看似相差极大,但考虑到当时的地位差别,以及地价等因素,这四百顷的数目,似乎也不算多么离谱了。贵太妃历次加封,也都有田地赐下,数目亦并不太少,是以善化长公主是颇有些不以为然的。

“虽说你孝心可嘉,但眼下毕竟疫病也不算完全过去,还是少出门为好。”她想着便叮嘱皇后,“连着诸妃子,无事也呆在宫中,别出来走动了。那些内侍们,也别每日都出宫去,外头肯定病患是要比宫里更多……”

是把摄政权继续交给太后,令其待皇帝年长再行归政,还是直接跳过太后交到皇帝手上,就只能看老人家自己的选择了,在此事上,臣子们也没有什么声音,后宫中就更不会就此敏感的问题多说什么了。若是今上是英明之主,也许局面会有所不同,不过如今事实显非如此,该怎么决断,就看当家人的一句话。

话说出口,又觉得自己好像也把时间记得太清楚了,张了张口,又仓促改了话题,“你究竟是怎么想的……这等大事,怎么也该先透个气吧——”

两人就这么车轱辘般来去,太后也不硬,首辅也没到破釜沉舟的地步,所以感觉就在说废话一般,连着说了快半个时辰都没达成一致。徐循冷眼旁观,倒是看出了一点问题,感觉这两人都是没有宁可翻脸也要达成目标的决心,彼此都有顾忌,所以才是僵持在了那里,很可能这种角力局面,只要有人下定决心的话,就能一举奠定局面了。——比如说首辅,若是表态,次辅走他也走,愿以自己的名声保证次辅的清白云云,那难道太后还能真的查下去?少了首辅大人,国家该如何运转?

还没等贵太妃开口,她又乘着余力还在,继续问道,“婚事……”

直接去清宁宫陪着太后理政,等到日暮时分,料着众女都已回去了,她才和太后一道过仁寿宫请安。进得屋时,果然见到太皇太后和胡仙师正议论数女,连胡仙师都是一眼取中万氏,夸她优秀,便是太皇太后,都是连连点头夸赞,只是等胡仙师去了净房时,方道,“万氏女虽好,却不适任皇后,我看,倒还是钱氏女更好些。”

徐循也笑了,“怎么没有?还说我这无人来求呢,这不是,转眼就有人上门了。——平时再怎么闭塞,也照样是有关系走得到的。”

点点经她一番劝说,对选驸马的事也就默不吭声了,不过她倒是没什么要求,概因在她很小的时候,生命里唯一的男性就已经去世了,在点点心中,根本不知怎样的男人才是好的,要开条件都开不出来,只能是凭着徐循那多如牛毛的要求,让赵伦大海捞针般地去当红娘了。

“那总兵上此一奏又有什么用意呢?”她问着,“此事内情既然如此,若如实上报的话,无非也就是落个失察之罪,又是他来挑破,又要遮遮掩掩的,这是何意思?”

“那就得问我们娘娘了。”点点摇头道,“我也就是一天见上一面,说不得几句话,知道得不比你多。”

徐循也觉得周太医医术好似不大过关,“回去就把医正寻来,选个善治卒中的好太医给太后娘娘扶脉。”

“把那些男仆都遣散了,王宅守住,传令王振在家多读读书。”徐循的面色一片幽冷,“不是宫里来人,便不要出门了。”

“柳知恩已经在清宁宫中了,那些宫人的名字,都已经登记在册,”徐循说,“在你亲政以前,他们不能出宫了,若是外头流传出一点风声,所有人都会被送到东厂。她们本就是你母亲的心腹,再分说一番利害,也不会胡言乱语的。”

又过得一会,门便被拉了开来。栓儿苍白的小脸,出现在了门后——居然是他亲自来给开的门。

徐循退了几步,扫了周太医一眼,心中也是暗暗自愧:事发突然,真是乱了,倒没周太医这个利益相关的人想得明白。此事,当然不能往外流传出丁点!否则,谁知又会激起怎样的动荡?

思绪纷纷中,徐循也顾不得这一茬了,吩咐韩女史,让她好生清点嫁妆,又特地对阿黄道,“你勿担心,若有出入,且都先记着,我明日再来解释给你听。”

“有此非分之想,可见得平时便不学好,这是错一,”太皇太后思量着说,“又挑拨内廷、外廷的关系,小小年纪,说的那话让人听了都是心寒。当皇帝的不能信用臣子,让臣子如何放心为天家卖命?内阁三位大人为国朝兢兢业业,多年的功劳、苦劳,又当得起他这诛心的几问?”

几人正说着,清宁宫那里来人,请徐循过去说话,徐循料着近日没什么大事,只怕还是应在了韩女史说的栓儿绝食记上。她也并不着急,慢悠悠地踱到了清宁宫,果然太后跟前,并无诏书痕迹,人也不在书房,而是歪在炕上出神,见到徐循进来,她便起身道,“你倒是高兴——出大事了呢。”

徐循笑着谢过了太后,“姐姐真是宽厚为怀,妹妹自愧不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数字生命密码解析 乱世情缘电视剧演员表 梨花满枝君未归百度云 盛世雪景图 四部曲之二 龙腾18-200镜头如何拍出好照片 喜婆婆铺床语 我的女友是千年女尸 短篇小说推荐言情甜宠文 仙道炼心李郎憔悴 朕不想放弃治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