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孺子帝

关灯
护眼
第二十章 仁义(1 / 1)
强烈推荐: 千门 夜里两点钟 杀行道 青春 宠妃驾到 最萌召唤师 传媒之子 创世修行路 惊世战歌

东海王曾经吃过孟氏兄妹的苦头,拐弯抹角前往凌云阁,韩孺子在三:现在这个季节能吃到新鲜的。”

早饭之后,这时讥讽道,对两人印象极其不好,真是难得,当皇帝还是有点好处的,再后面是东海王,他以侍从的身份陪读。

“嘿没想到你会来。午餐有一道芹菜很好吃,我多吃了几口,“说的好像你什么都会似的,杨奉和左,后面是手举黄罗伞的太。”韩孺子微笑道。

外面的争论还在继续,多的军队、大的权力,太后给出许多优厚条,甚至允许崔宏在齐国独断专行,崔宏没法再推辞了,他答应得很勉强,但是能听得出来,心中疑虑不少。

上官虚不耐烦了,“省去这些,直接说口供内容。”

东海王吓得几乎瘫软,要由两名太监搀扶着前行,韩孺子开始时有些害怕,很快恢复坦然,无论杨奉所谓的“时候到了”是什么意思,他都不在乎,一路上,他只关注各种各样的目光,士兵们和宫里的人不太一样,眼神清楚地暴露了心中的想法,有疑惑与好奇,也有敬畏与兴奋。

“你居然知道宫女的名字”东海王有些吃惊,马上发现了“真相”,大叫道:“她是鬼宫女就是鬼你注意到没有,过来服侍你的那些太监、宫女都看不见她,只有咱们两个这是、这是太后的巫术”

韩孺子摇摇头,“你的疑心太重了,照你这么说,所有忠臣都是假装的了”

“遵旨。”景耀道,起身来到皇帝面前,接过锦匣,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刚要转身去见太后,宰相殷无害抬头说:“陛下孝心苍天可鉴,不如颁旨奖赏天下为人母者,以率天下先。”

韩孺子闭上双眼,安详入睡,梦到了自己的母亲。

杨奉留在原处没动,已经退到门口的三个人又都停下,不想将皇帝单独留给老奸巨滑的中常侍。

左吉叹了口气,“陛下是天下之主,想做什么都行,可陛下也对天下负有最大的责任,陛下的一言一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上梁不正下梁歪,陛下小小一个举动,可能破坏大楚的根基。太后让我提醒陛下:大楚江山是祖宗留下来,不是陛下一个人的。”

东海王忍住笑,嗤了一声,回头看了一眼门口,低声说:“这是前朝的故事,史书上记着呢,本朝的第一个衣带诏,就由你来写了。”

韩孺子刚要起身,跟在东海王身后的太监景耀上前半步,说:“陛下勿动,这里是太祖衣冠室,君臣之礼不可省。”

“胡说八道”左吉颤声表示愤慨,“皇太后还有没有其它计划”

韩孺子起身,一边揉眼睛,一边打哈欠。

“杨奉是个奸臣,你不知道他做过多少坏事,足够砍头十次。”东海王轻蔑地哼了一声,回到椅子上,“你还真是无知,倒也不怪你,谁让你母亲地位低贱呢,父皇根本不喜欢你干嘛”

庭院里忽喇喇跪下一片人影,韩孺子很紧张,但是没有退却,他不想让母亲失望。

杨奉纵声大呼:“太后大难临头大难临头”

东海王脸红了,低头不语,好像很害怕自己的师傅。

韩孺子越发纳闷,虽说太后与上官家已经和解,毕竟仍存在竞争,她居然将东海王的师傅召进宫,实在是不合常理。

没准杨奉会将这件怪事当成一道问题,韩孺子习惯性地开始思考,别的师傅都对皇帝的走神视而不见,罗焕章却不是普通人,咳了一声,说:“草民受命来讲国史,陛下希望从哪里讲起”

第一次被征询意见,韩孺子反而不适应,翻翻桌上的书,想了一会,说:“太祖,朕想知道太祖为何能够夺得天下。”

“陛下睿智,提的问题很好。”

东海王的脸红了,不知为什么,在这位庶民师傅面前,他特别老实,一个字也不敢多说。

太监搬来了小凳,罗焕章没有坐,站着说:“前朝末帝荒淫,群臣乖乱,遂失其鹿,而群雄共逐之。太祖起于布衣,兴于山林,数年间除暴安良,创立万世基业,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自己冥思苦想而不得的答案,大儒肯定早就有了定论,韩孺子竖起耳朵,生怕漏掉一个字。

“仁义。”罗焕章吐出两个字,郑重得像是太庙里唱祝的礼官。

“能说得详细一点吗”韩孺子有点失望。

“前朝所失,即是太祖所得。前朝视百姓如奴隶,以苛法绳之,侧目者剜眼,腹诽者割舌,偶语者腰斩。太祖龙兴,反其道而行之,破残贼之法,立仁义之道,省赋减刑,与民休息,五六年间,遂有天下。昔日,商汤出行,见捕者张网四面,其人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入吾网。商汤收网三面,唯留一面,乃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犯命者乃入吾网。四十余国皆曰:汤之德及于禽兽矣。往而归之。以此言之,四面张网而捕一鸟,网开三面而获诸国,仁义即是网开三面。”

罗焕章慷慨陈辞,东海王垂头,像是在偷笑。韩孺子听得似懂非懂,心里糊涂了,“太祖就是靠仁义打败庄王和陈王的”

罗焕章目光变得严厉,再加上那道小刀似的鼻子,没一会就让皇帝垂下头,反思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陛下肯定听过一些闲话吧,说什么太祖心狠手辣,靠背信弃义夺得天下”

韩孺子不愿出卖杨奉,含糊地嗯了一声。

“可曾有人对陛下说过这些事情:前朝拥兵百万,耳目遍fanwai及闾巷,及至官逼民反,群雄并起,区区两年间,末帝焚宫自杀,身殒而国灭,为天下笑;东齐地方千里,连城数百,陈氏十代为侯,可谓根深本固,待到楚、赵并攻,数月间齐国沦陷,随齐王殉难者八百六十余人;北赵地势险要,庄王之强天下无双,猛将上千,精兵三十万,人人以一敌十,蹂躏诸侯、践踏江山近五载,一朝战败,锐气消亡过半,再败,心中恍惚不知所出,三败,庄王刎颈自杀,宗属降楚,精兵猛将尽为太祖所用。”

“听说过一点。”韩孺子轻声道,有点明白东海王为何在罗焕章面前那么老实了,这位大儒可不简单,开口就像万箭齐发,听者根本来不及招架,没等明白他说了什么,就已束手投降。

罗焕章放缓语气,伸出右手,慢慢握拳,“陛下请看,曲手为拳,握东西是不是牢”

“当然。”

“陛下再看,拳已成实,还能握住什么”

“什么也握不住,实拳就是实拳。”韩孺子开始明白罗焕章的意图了。

“机谋权诈、好勇斗狠即是握拳。”罗焕章一拳击出,他不是武师,这一拳没啥气势,“拳头能打人,却不能附人。太祖会用拳头,庄王、陈王也会用拳,握得还紧一些。可庄、陈二王一朝兵败即如山倒,太祖虽屡战屡败却总能东山再起,是因为太祖懂得松拳之道。百姓苦于苛法已久,太祖行仁义恰如久旱甘露,因此而得民心。”

“民心帮助太祖打败了敌人”韩孺子问。

罗焕章摇头,“民心思安,不愿打仗,太祖要靠自己的本事击败强敌,可太祖兵败时,后方民心不乱,太祖所至之处,城门立开,粮草立至,往往能在旬月间再成一军。陈王号称能养士附众,自杀殉难者众多,可是没有百姓愿意恢复齐国。灭齐之战,楚攻其南,赵攻其北,庄王兵锋未至,百姓扶老携幼,奔南归楚,皆因太祖行行仁义之道。”

韩孺子喃喃道:“太祖善逃,是因为有处可逃,行仁义不是为了争一时之胜,而是为以后铺路,有些人不能帮你打仗,却能在危险之际救你一命”

罗焕章皱起眉头,“到底是谁教陛下这些东西的对太祖怎可如此不敬”

“罗师见谅,朕从小失教,难得听到圣贤之言,所以有时候会乱说话。”韩孺子急忙管住自己的嘴。

罗焕章没再多问,东海王却盯着皇帝多看了几眼,显然不太相信他的话。

这堂课比平时累多了,韩孺子根本没机会沉思默zhaishuyuan想,罗焕章就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驯兽师,轻松就能控制猛兽的一举一动。

罗焕章告退之后,东海王对皇帝说:“苦日子才刚开始,好好享受吧。”

韩孺子倒不觉得苦,反而获益良多,可是心中生出的疑惑也多,这些疑惑只能去问杨奉。

下午的武学比较平淡,孟徹说得多动得少,有些敷衍,侍从们也不在意,捉对比拼,玩得很开心。没人敢跟皇帝动手,韩孺子就自己活动腿脚,几次看向角落里的孟娥,想跟她说句话,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这天夜里杨奉没来,他总是忙忙碌碌的,名义上服侍皇帝,其实大多数时候都不在场,不知到哪里为皇帝“开辟道路”去了。

接连几晚失眠,韩孺子终于坚持不住,很快沉沉睡去,睡得正深,被一阵摇晃给推醒了。

眼前一片黑暗,韩孺子隐约看到床头有人,像是服侍自己的宫女,“啊什么事”

“你想学真正的武功吗”

韩孺子一下子清醒,腾地坐起来。

杨奉提醒过他,第一个主动接触皇帝的人必定别有用心,韩孺子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人会是孟娥。

求收藏求推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
推荐阅读: 血色樱花 电视剧 众里寻她千百度是什么节日 盛宠之名门医女 小说 墨殇恋歌什么意思 嫡子难为故事梗概 爆枪英雄无双 连城璧练成 执掌花都免费阅读 重回九零年代by决绝 三流写手的忧郁txt百度云